路透伦敦8月18日 - 今年迄今,铜的表现落后于所有主要基本金属。周四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收报在每吨4,810美元左右,今年迄今涨幅不到5%。
许多分析师预测未来数月铜价会跌得更低。
投资者避开铜,偏爱锌等人气更热的金属。今年锌已经上涨接近47%。
但是锌拥有即将面临供应短缺的看涨题材,而铜却要艰难地吸收一批新矿的产量,其中多数项目是数年前铜价高涨时规划的。当时铜价是现在的两倍,市场面临结构性供应短缺。
但随后几年,铜饥荒转为盛宴,新增供给恰恰在需求减弱时上市,尤其是中国的需求减少。就这样,铜与铁矿石和镍成为了生不逢时的经典大宗商品教科书案例。
但之所以说这波铜产量激增不寻常,是因铜矿的来源地特别。
其源自南美,但并非来自一般说到铜产量自然会想到的产铜大国智利,而是智利北部邻国秘鲁。
**秘鲁铜产量激增**
今年上半年秘鲁铜矿产量激增51.5%至112万吨。据秘鲁能源和矿业部,上年同期全国产量为74.1万吨。
推动产量激增的核心动力是Las Bambas和Constancia两处新矿投产,及Cerro Verde的扩产。
由中国五矿旗下上市公司MMG(MMG.AX)拥有多数权益并营运的Las Bambas,是对秘鲁今年铜产量增长单一最大贡献来源。
该矿去年第四季才开始投产,但发展极为迅速,让MMG在7月初就宣称进入商业化生产。
今年上半年其铜产量为11.86万吨,去年同期为零。
其全年产量目标为25万-30万吨,明年额定产能40万吨。
加拿大Hudbay Minerals(HBM.TO)所有的Constancia矿规模较小,但自2015年初开始投产以来,产能提升的时间持续更长。
但该项目2016年上半年的铜产量为63,800吨,较上年同期的30,700吨增加逾一倍。
据Hudbay称,当前重点是优化生产,今年产量料为110,000-130,000吨。这一目标实际上高于矿山预期开采年限的平均产量。
由美国自由港(FCX.N)持有多数权益的Cerro Verde,目前正在享受去年底完成的重大升级所带来的好处。此次扩张将使其每年的产能额外增加6亿磅(约为270,000吨)。
该项目今年上半年的产量跳增至260,000吨,去年上半年为98,700吨。bimetallic
嘉能可(GLEN.L)的Antapaccay矿和合资项目Antamina矿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秘鲁的铜产量。
Antapaccay上半年的产量同比增加22%至106,700吨,得益于去年5月重启一个精炼生产部门。
Antamina的产量则增加了31%。
**智利铜业困境**
这与其南美邻国智利正在经历的煎熬相去甚远。
智利仍是遥遥领先的全球最大产铜国,但今年上半年其产量下降5.6%至278万吨。
智利6月全国产量同比降幅更是高达7.7%。
从某种程度来说,今年产量下降是周期性的,由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的矿产品级变化造成。
据Escondida的运营商及大股东必和必拓(BLT.L),该矿的平均品级今年第二季降至0.94%,低于上年同期的1.32%。
其铜产量也相应地由33.8万吨降至26.7万吨。
在1.8亿美元扩张计划的推动下,Escondida产量明年将反弹。该扩张计划旨在使年产能提高约20万吨。
但智利铜业处境也有一定的结构性原因,尤其是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不得不大举投资,以维持以往的产出水平,该公司想要克服矿石品级长期下降的问题。
当然,在当前定价环境偏弱的情况下,维持这样的投资水平已变得困难得多,该公司已经发出警告,未来数年产量受到的影响还会更大。
智利有新矿扩产,比如安托法加斯塔矿业(Antofagasta Minerals)(ANTO.L)的Antucoya矿。今年下半年该矿的产能预计达到每年85,000吨。
不过Antucoya矿部分是弥补了该公司已经枯竭了的Michilla矿,后者从去年开始进行不确定期限的维护。
其他矿山,比如波兰KGHMKGH.WA旗下的Sierra Gorda矿,以及日本财团拥有的Caserones矿,由于矿体非常复杂,造成生产成本高昂。
**黎明的曙光**
南美这些迥然不同的生产趋势还要持续一些时间。
秘鲁的Las Bambas矿和Cerro Verde矿还将继续增产,然后才会完全达到设计产能。
而智利的产量今年则在加速下滑,该国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已经将侧重点转向削减成本,料将对中期生产前景产生严重影响。
不过未来,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包括所有其他产铜国都将受到当前低价的打击。
过去四年新项目的资本支出不断下滑,越来越难以找到“世界级”的矿脉,而且最新一代矿山的初始阶段出现一系列问题。
对于处境艰难的生产商而言,未来储备项目的萎缩正是隧道尽头的一缕曙光。
但目前,市场要吸收激增的秘鲁产量,这道曙光还很遥远。(完)
撰稿 Andy Home
(本文作者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编译 李春喜/张若琪/汪红英/李爽 审校 高琦/李爽/王颖/艾茂林)
(来源:路透社)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