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这事,今天一次说个透

avatar
媒体认证
· 阅读量 1,072

随着特朗普推特再发威,市场再度进入了避险模式,装X一点的说法是risk-off,深度装X的说法是RO/RO(risk on/risk off)模式。

所谓RO/RO,就是风险追逐/风险规避。指的是市场追逐风险资产和规避风险资产的一种交易策略,但这种策略更多的是基于市场情绪,而非基于资产的价值本身,因此算是一种投机行为,而且由于市场情绪的不可测和随机性,该策略的交易风险本身就很大。所以本质上而言,RO/RO都属于高风险的投机交易。

RO/RO这几年特别火,主要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央行向金融体系注入海量货币,并通过主动资产购买,成为市场的直接玩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国债为基石)估值严重扭曲,曾经主导金融市场的“Bernanke Put(伯南克看跌期权)”和“Yellen Call(耶伦看涨期权)”,就是这种扭曲的集中体现。由于金融资产被严重扭曲,加上全球风险事件不断(普遍有惊无险),投资者发现只有RO/RO模式,才能跟上市场节奏。投资者的集体RO/RO交易,又推动RO/RO交易进一步深入人心,循环往复,自我实现。

当前避险模式下,黄金和日元成为最大赢家。瑞郎被瑞士央行折腾数次后,加上世界和平太久,曾经的避险货币之王,似乎已然退出避险界。

黄金避险,历史悠久;日元,则是避险新贵。其中由来却各有不同。


堕落的黄金

黄金,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和黄金脱钩,世界主要货币进入自由波动后,黄金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步降低,但其凭借着几千年来积累的“货币之王”余晖,在经济动荡,政治军事风险迭起之时,以避险的角色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虽是余晖,但毕竟还在,黄金其他功能几乎都看到了。黄金天然具有的抗通胀功能,似乎也因为世界的长期低通胀环境被消磨。在欧日主要央行出现负利率后,黄金依然宠辱不惊,在美联储加息加速这一利空出现后,金价也走势淡定。在特朗普赢得大选之后的“再通胀交易”潮流中,股票飙升,油价飙升,商品货币飙升,但黄金似乎也并没有得利多少。关于黄金的传统交易模式,大多已经不管用了,只留下避险的余晖还若隐若现。

此番朝美战争如果开战,这将是美国9·11事件后,全球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而且也是亚洲自从美越战争后最严重的地缘危机,也将是历史上首次两个拥有核武器国家(虽然力量非常不对等)的战争,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料。此等严重不确定性,有望激发市场对“货币之王”荣耀的回忆,黄金的避险功能将大爆发。

 

日元“无心插柳柳成荫”

日元的避险功能,严格说起来,并非由于避险,而是由于市场另外一种流行的交易模式意外引发的,这种交易就是carry trade(套息交易,CT交易)。CT交易模式由来已久,在金融市场叫套息,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赚差价,在某个历史阶段,曾经叫做“投机倒把”。

CT交易是指买入高息货币而卖出低息货币,将买入的高息货币存入该国银行,以赚取其中高于低息货币国家的利息的一种市场投机行为。套息交易以把低息货币兑换成高息货币为开始,以把高息货币存入该国银行金融机构为过程和手段,以把高息货币重新兑换成低息货币为结束。

CT交易以赚取息差为目的,但这种交易适合在汇率相对稳定期间。因为一旦市场风险加大,赚取的息差,可能还不够弥补汇率的损失,这时候投资者会选择将此前的套息交易平仓。

当套息交易建仓时,因为是买入高息货币,卖出低息货币,那么,高息货币就会走强,低息货币就会走弱。当套息交易结算时,因为是卖出高息货币,买入低息货币,所以,高息货币就会走弱,低息货币就会走强。

日本央行由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搞近零利率,日元成为套息交易的最主要的融资货币。

由于当市场稳定,追逐风险的时候,也正是套息交易盛行的时候,这时候市场就会大量卖出低息货币日元,日元走低;一旦市场风险偏好转向,就会对套息交易进行平仓,就必须卖出高息货币,买入日元,推动日元走高。由于现在计算机网络交易的发到,这种平仓往往瞬间发生,一旦有风险事件爆发,日元在短期内会快速走高。而且随着这种交易多次进行,市场已经认定,风险事件爆发时,就是日元走高时候,因此就算原本不进行套息交易的人,也会在风险事件爆发时候,买入日元,这会夸大日元波动程度。

由于地缘风险往往会引发市场大幅波动,日元也从当初的只是避市场波动之险,到现在已经开始避地缘之险。久而久之,日元就成为了正宗的避险货币,并已经超越瑞郎。

当然日元成为避险货币,除了利率外,还有一下因素:

日本政治经济稳定。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已经从“衰退的十年”稳定发展到“衰退的三十年”,但依旧仅仅从世界经济老二退到老三(这还主要是因为原来的老二中国发展的太快了)。另外日本物价也是超级稳定,日本央行搞QE搞了二十多年,通缩状态一直未能彻底摆脱。政治上,虽然经常出现首相几个月换一个,但都平平安安过都。

日元流动性好,方便巨量资金短时间进出,这点比黄金好很多。此外,日本有大量海外资产,又是贸易顺差大国,有安全垫。


其他避险资产

顺便说说瑞郎和美元。

瑞郎,生在了一个好的国家瑞士而具有了避险功能。瑞士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的战争中立国,加上其严格的资金保密制度,使得其成为地缘避险的最佳场所,爱屋及乌,瑞郎也因此受益于战争等事件。但自从金融危机后,瑞士央行将欧元/瑞郎的上限限制在1.2后,瑞郎交易基本就被废掉了,此后虽然放开限制,但干预仍在,所以市场对瑞郎交易兴趣基本丧失。

不过如果朝鲜和美国真的开火,那么瑞郎还是有望受到青睐的,虽然涨幅可能会不如以往,但上涨是没有问题的。

美元在金融危机,尤其是在欧债危机时候,也曾扮演过避险角色。世界第一的经济军事实力,加上美联储将利率降到近零水平,美元“沦落”到和日元一起成为套息交易的融资货币。但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也转为了风险资产。

就连美股在某些时候也曾扮演避险角色。金融界有戏言:当前世界3大最硬的泡沫,分别是日债,美股,中国楼市。由于美股在金融危机后,持续上涨,期间也没有出现太大幅度的回调,令美股上涨几乎成为信仰。这有点黑色幽默,但也体现了央行注水引发的金融扭曲程度之深。

当然还有债券。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只要不违约,基本就是旱涝保收,所以债券,尤其是国债,也被作为是避险产品。当然债券中也有所谓垃圾债这种高风险产品,但整体上而言,债券算得上避险产品。债券都会有明确的评级,投资级别的债券基本可以算是避险产品,投资级别以下的就是风险资产。

具体到近期如何交易朝美对立事件,看此前的文章《朝美战争,想多了吧?但交易这事情可以多想想》。在炮火响起前,进行RO/RO模式交易,盯着朝鲜,不如盯着特朗普的推特。

说完避险,也要谈谈风险追逐。风险追逐的主要是一些所谓的高风险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大宗商品,高收益货币等。由于RO/RO交易的盛行,所以避险和风险资产走势呈现负相关的可能性很大,这为投资者做风险对冲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当然这种对冲仍然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谁也不知道何时,风险和避险资产会出现正相关。


市场风险衡量指标的变化

由于市场风险情绪不可见,因此市场衡量风险的指标就成为大家追逐的焦点之一。但诡异的是,市场风险衡量指标也在发生变化。作为避险核心资产的美股10年期国债,其收益率对风险的敏感度大大增加。

谈起风险衡量指标,学过金融的都会想到大名鼎鼎“恐慌指数VIX”。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的波动率指数(Volatility Index,VIX),是衡量标准普尔500指数期权的隐含波动率。VIX指数每日计算,代表市场对未来30天的市场波动率的预期。VIX是由CBO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在1993年所推出,是指数期权隐含波动率加权平均后所得之指数。

目前VIX指数对风险敏感度似乎大大下降,在朝美危机,欧洲大选幺蛾子不断等影响下,VIX虽然出现反弹,但反弹幅度非常小,而且整体而言,目前仍处于非常低的位置。

避险这事,今天一次说个透

 

自从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和各种政治风险层出不穷,但在全球主要央行大幅降息并直接入市购买债券背景下,投资者为危机出现后,都会立即将目光转向央行,而央行在过去多年都不负所望,不断扩大宽松规模。这种惟央行马首是瞻的交易方式,导致VIX指数无法对风险作出正常反应。只有市场摆脱这种对央行的依赖症后,VIX指数才有可能回到正常的风险反应模式。

目前市场另一个对市场风险非常敏感的指标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美国资产价格的标杆,在目前这种RO/RO模式交易下,该收益率也成为观察该交易情况的绝佳指标。

避险这事,今天一次说个透 

一般情况下,美国国债收益率主要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但在美联储4个月内三次加息,以及最近开始谈及收缩资产负债表背景下,该收益率并未出现上涨,反而跌破重要的2.30%关口,创下去年11月来新低。在近期朝鲜局势升级背景下,美债收益率更是连连下挫,和VIX指数的负相关性非常明显。

期间原因是因为风险事件一出,投资者就去买避险资产,美国债券受到追捧,美债价格走高,自然推动收益率走低。

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和美联储的意图相反,但这也是过去多年来美联储等央行接管市场种下的恶果。只是不知道美联储会作何反应。(来源:金汇财经)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