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交易行为(开平仓)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交易行为有可能带有主观性,评价也有可能具有主观性。对主观性的行为进行主观的评价,就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
因此,我们要对交易行为客观化,还要对评价交易行为标准化。
交易行为客观化的过程,就是建立交易系统的过程。一般来说你要有交易系统。不过没有也没有关系。你至少有一套逻辑上合理且具备概率优势的开平仓策略。
把这套策略写在纸上,分别描述清楚开仓的条件和平仓的条件。如果你有多套策略,也可以分别写下来。
根据我们在《交易的一致性》里所探讨的,平仓的条件要比开仓的条件更易触发。因为开仓是承受风险的过程,而平仓是结束风险的过程。这一点一定要体现在你的开平仓策略里,否则你的持仓过程就会非常忐忑和不安。
做到这一点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类似《海龟交易法则》。开平仓策略使用相同的技术工具(突破高低点), 但是平仓比开仓更为敏感(参数小)。
另一种则是开仓时要满足多条件触发,而平仓时使用更少的条件触发。在开仓阶段,如果有一条不满足开仓触发条件,则不能进行开仓行为。在持仓阶段,如果有一条触发了平仓,则可以进行平仓。
在对待开平仓信号时,当开仓信号被触发,你才有权开仓,但是可以选择不开仓。在对待平仓信号时,当平仓信号被触发,如果是上面第一种,则必须平仓。如果是上面第二种,你可以结合浮赢与利润平衡点比较,有权继续持有而不平仓。但是,如果平仓条件全部触发则必须平仓。
建立好一系列的开平仓行为规则后,你的主观交易行为就被客观化了,而这套规则实际上就是你评价交易行为的客观化标准了。每一次开仓平仓,你只需要按照规则在规则内执行,那么你的交易行为就是客观的,可评价的。而结束一笔交易后,你也可以使用你的规则来比对你的实际交易行为进行标准化的评价。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避免“急于落袋为安”,就要构建一套客观理性的评价交易的逻辑,将行为和结果分别评价。
若想客观的评价交易行为,则需要制定交易行为规则,将交易行为客观化。
交易行为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评价交易行为的标准化过程。
交易策略的设计上要体现出对持仓的保护——平仓信号要比开仓信号更敏感更易被触发。
从客观上解决“落袋”问题,而非主观决策。
只有当客观的交易行为规则与主观的交易行为逻辑相符合(一致性),你的策略才具备执行力。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