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LPR到底是什么?

avatar
· 阅读量 1,370



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指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 。

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具体LPR形成机制的具体方案。

8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新的LPR将于8月20日9:30公布。这是贷款利率并轨的一大重要进展。

到底什么是LPR,为什么受到如此重视?让小亚姐带你了解~

▎什么是LPR

LPR(Loan Prime Rate的简称)是指贷款基础利率。

早在2013年7月,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同年10月就启动运行了LPR。但是商业银行在实际放贷中,仍然会以贷款基准利率(又称官定基准利率)为定价参考。

LPR利率报价基本上完全跟随官定基准利率变化,且真正应用LPR定价的贷款占比低。

因此,贷款利率市场化并没有真正实现,这导致了贷款利率的传导机制受阻,出现“市场利率走低,但是贷款利率居高不下”的现象。

▎原来贷款利率是怎么制定的?

贷款定价=官定基准利率*(1+上下浮倍数)

原有贷款定价,理论上也可通过调整上下浮倍数实现贷款定价的市场化。但是贷款定价的基准粘性太强,常年不动,只要约定了上下浮倍数,贷款利率就不会再调整了。

这样的定价与市场化的利率没有直接挂钩,无法真实体现贷款的市场供需。

▎新的贷款定价如何决定?

LPR= 平均值(18家银行的“MLF+点”)

贷款定价=LPR*(1+上下浮倍数)

18家银行按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各家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可根据自身资金成本、客户的信用溢价和期限的风险溢价在LPR基础上自由浮动。

▎融资成本能降低吗?

一、短期来看,推动贷款利率下降

1、前期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幅度较大,LPR形成机制完善后,将对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

2、新的LPR市场化程度更高,银行难以再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打破隐性下限可促使贷款利率下行。

二、长期来看,贷款利率走势取决于贷款的供需水平

完善LPR形成机制,可以起到贷款实际利率市场化的效果。通过18家银行每月报价的形式可充分体现贷款供求,当市场贷款供不应求,市场化定价必然上升,若市场贷款供过于求,则贷款定价必然会下行。

▎是否能保证执行到位?

一、报价机制立即生效

央行要求,自即日起,各银行应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定价基准。

针对“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阻碍市场利率传导”的情况,央行表示要严肃处理。

二、监督+考核,力促贷款报价利率应用

央行将加强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监督管理,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督促各银行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
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作者:霸气朴朴
来源:知乎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