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交易的基本操作只有做多和做空,却衍生出千万种交易策略。而即使同一交易系统,经过传承之后,亦会有种种细节上的不同,皆因为人心有异。
社会的进步,来自人与人的差异化。交易技术也是这样,随着交易技术提高或者资金量增加,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手动交易的加入了量化指标工具,量化交易的加入人工过滤流程。
千色万象,殊途同归。
既然技术高度会让不同的技术采取了相似的手段,那么换个角度来看,跟单是不是也应该有些从“放”到“合”的思想呢?
降低风险之“合”
重仓是交易的头号风险,同一时间持仓手数决定了潜在的风险,但如果是不同的持仓时间呢?
同样平均持仓时间的两个策略,只要使用的货币不一,策略手法不同,进场启动的风险节点就减少了重叠的机会。
如果还能找到平均持仓时间少于24小时的策略,降风险可以说是实现了。这同时体现了账户本金的利用率。
(来自 kirby #3)
收益形态之“合”
收益的最好形态就是稳定获利、持续获利。但行情总是在变化,一个交易系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尽善尽美,两个或多个交易系统组合或许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当然,这需要系统、理据的充分支持。
盈损相合:
假设上面是你的已有策略,同样的长期获利效果,你会选下面哪个?
嗯……我会选A,因为重叠起来是这个效果——
技术相合:
除了收益形态的互补,还有一种技术体现上的互补。下面两个策略,一个是理财型策略,另一个是稳定盈利的基础上再捕捉特别的行情机会。
(来自 kirby #3)
(来自 ss6class #2)
PS:
本文使用到以下筛选条件:
相关说明:
文中所显示策略只作为论述引用需要,仅供参考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