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反脆弱”的思考

avatar
· 阅读量 7,090

       《反脆弱》(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中,对脆弱性(vulnerability)做出一个容易理解的定义:脆弱性,又称弱点或漏洞,是资产或资产组中存在的可能被威胁、利用造成损害的薄弱环节,脆弱性一旦被威胁成功、利用就可能对资产造成损害。一个交易策略或者一家公司,为了完善运作,必定会配置多个环节实现流畅,而漏洞正是从配置中衍生。

       大家以为我要说的是交易策略,哦,不是,这次我是聊一聊对社区,在我进入社区后的一段时间的,看到了很多人和事,没什么明确的想法,就是说些观点。

       关键词:微博舆论、评级机制、交易员行为

       微博舆论是把双刃剑,好事坏事都会传播,这个传播的积累就是发酵的过程。引起过较多舆情的事件:跟单问题、交易员亏损、业务员与小号

       技术是Followme立足之本,所以跟单的问题永远都是被重视的。交易员亏损也是明明白白的事情,交易之路不容易,能以专业操作彰显的交易员也绝不是多数。这两种都是能解决的或者短暂的,相对影响较小。但业务员与小号泛滥缺失相当大的问题,流量是平台赖以生存的根基,那“劣币驱逐良币”自然是严重的伤害。

       要说业务员与小号,关小黑屋是最快速有效,但由于这是长期持续的、不能阻止的问题,如果逆向思维,把“劣币”的影响降到倒最低,让业务员的话语价值下降,这无疑是有效的沉淀。

       业务员为什么存在话语价值?小号的套路为什么经常凑效?或许与另外两个关键词有关。

       目前公开的交易员数据分两部分,一个是评级机制,一个是筛选条件。新手进入社区,既没大咖带路,也没人生导师,挂了跟随账户就撸起袖子干,看着级别、收益率就跟随了。但跟随断然不是这么简单,大概率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或多种可能:

1、订阅费与收益比例不合理
2、跟随资金量或跟随规模问题导致大幅亏损
3、平台种类不一致导致不能跟单
4、对策略的稳定性判断出错
……

       一旦成为上述的情况,无效的跟随,甚至出现大幅亏损的结果了。新手带着投资游戏的态度进入社区,出现亏损导致的情绪在所难免,但正是业务员与小号乘虚而入的机会。各种私聊广告联系方式,背后多少线下业务员在浑水摸鱼。

       评级机制据说已经在改进,我就不在技术层面上多说,相信评级会越来越专业。但有一点相当有意思,相信Followme内部也曾讨论过,就是数据服务。现有的数据内容属于跟单的附加服务商品,数据服务到底应该倾向客观还是更支持某个倾向(优先稳定持续或优先收益率)。客观的数据不能偏倚任何一种交易策略,它的任务是让所有人都能利用数据去获得期望的信息;而倾向性数据由于预设立场,可能为客户获取更好的收益信息。

       两者似乎应该是矛盾的,但相对市场的需求的来说,高级玩家期望有更多的客观数据支持,而倾向性的数据更适合跟随新手。若评级机制或者筛选要结合到市场运营,不妨考虑一下,评级机制更严谨,可以让新手无须太多考虑,其他的筛选数据可以更丰富,让有知识有资本的高级玩家获得更多的探索空间。

       个别交易员的行为很有意思,“老师”和“同学”轮番上阵,交易炸场与发布的微博接二连三的高潮迭起,一个月不到就有一堆忠实粉,管不得连官方都吐糟小号出没。判断一件事是否属于常理,我们可以试图假设成普及化,那要是大部分交易员都这样,社区一天到晚都是小广告了。据说社区准备发布新规,对交易员设立一些有益的规范,有几位支持社区发展朋友知道以后都是翘首以盼。我想起了 @正善贤 的社区自净观点,现在似乎有这个好的转变,当然最终还是要靠社区的改进。

       尼采名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希望新的改革出台,向着一个好的新时代转变。

 

————————————————————————————————————

对“反脆弱”的思考

 

人在搬砖,心在度假对“反脆弱”的思考

 

#交易笔记挑战赛#

已编辑 28 Oct 2019, 12:48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