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基本上每天都在“见证历史”.
不是我们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有多快?2月疫情,3月“股灾” “熔断” “危机”,4月又成了“中美互怼”,原油宝,这个5月初,还在讨论前浪后浪,现在就又开始讨论核弹头。“活久见系列”一次次地无下限刷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然而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尚未结束,拐点并没出现,以美国为例目前每天新增感染人数高达3万,但仍然强行复工。
美股却在一片质疑声中反弹了百分之35%,纳指已率先收复年内所有跌幅,这世界就是这么有趣,人们口口声声说着巨变2020,危机2020,结果目前来看,不过是一场财富大洗盘,有人割肉,有人买单,有人赚钱。然而一切都结束了吗?或许没这么简单.....
- 别松懈!警惕第二波冲击!
金融市场的大地震,并不是一波下跌就预示已经结束了,如皮球的下跌,跌得越猛、反弹越快、跌得越深、反弹越高;后面还有余震或者还有更大更剧烈的强震等着,最危险的莫过于在大家都放松了警惕后来一个核弹级别的黑天鹅强震将一切绞杀殆尽。
危机的到来,金融市场的传导都是有先后顺序,比如,最开始危机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意识不到危机将要来临了,他们都轻视了风险因子要素,交易策略还是与以往一样没有任何的改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过去的金融市场血案虽然并不能代表未来发生,但可以借助经验规避对于现阶段跌宕起伏的金融市场起对冲作用,作为投资者时刻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是我们生存在这个市场中的立根之本。
2007年末,美国次贷危机就开始崭露头角。2008年一季度,次贷危机情况恶化,华尔街投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破产倒闭。这个阶段,投资者完全没有意识风险,那个时候标普500指数才仅仅下跌了10%,中间还起起落落,一如往昔。
在贝尔斯登被收购后,美国经济数据当时并没有迅速恶化,美股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甚至反弹了15%的涨幅。慢慢的,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出现了,美国经济数据开始恶化,更可怕的是,宏观经济前瞻指标,“铜博士”当时候也开始大幅度下跌。
这个阶段,投资者才开始意识到,这次的次贷危机不容小觑,开始一点点的重视起来,最后这一波标普500指数下跌了15%,也跌破前面低点。
2008年9月中旬,随着雷曼兄弟破产,放在当时候这事件实属王炸级别的黑天鹅,次贷危机当时候达到高潮,恐慌情绪主导了整个金融市场,市场信心跌至冰点,影响全球经济市场。
当所有人都在抛售,没有谁敢抄底,买盘消失殆尽,各大机构为了力求自保,都开始纷纷过河拆桥,不给对方提供融资,客户也开始赎回产品,高杠杆金融产品开始频繁爆仓,流动性黑洞危机出现,一夜之间,美元消失了。
各资产的相关性继续飙升,全线暴跌!标普500指数,31天跌了32%!
美联储出手,流动性危机解除,市场情绪也充分释放,这个阶段,标普500指数开始反弹,反弹幅度差不多20%。但接下来,次贷危机影响扩大,美国经济数据全面恶化,经济衰退到来,标普500指数连续阴跌,又跌了36%!
仍然记得当初三月份在自己朋友圈发过这样的一条信息:“股市的熊市一共有三种,分别是结构崩溃熊市(熊大),经济衰退熊市(熊二),事件冲击熊市(熊三)”。
熊大的基因来自于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失衡,比如08年雷曼冲击中整个金融市场对于衍生品的定价机制存在巨大的BUG,市场的游戏规则出现了问题,只能推倒重来。
(结构性的崩溃相当于是玩牌玩到一半有人把桌子掀了。)
熊二的基因来自于传统的经济周期波动,经济有过热自然就有衰退,最差的情况就是滞胀,CPI高经济增长低,民不聊生。不过经济衰退也不意味着日子过不下去,最差不也就是石油危机那会么。库存和产能去的差不多了,但还是会迎来下一轮景气的。(经济衰退就相当于手风不顺一直点炮,玩牌不怕不胡就怕老点炮,只要开了第一炮后面往往是连续放炮。)
熊三的基因是市场估值处于高位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黑天鹅或者灰犀牛,把市场惊到了,然后发生了踩踏事故。突发性事件有各种各样,特点就是你猜不到,而且随着事态发展什么天鹅和犀牛之类的都会互相转化的,事前很难明确的界定风险。
(事件冲击类似势头正旺的时候多摸了一张牌变成相公了,有的时候还能把心态调整回来,有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一路点炮了。)
然而这次危机,也是系统性危机的一种,只不过引爆点是COVID-19疫情所致,事件冲击熊市(熊三),但随着时间推移事件情况恶化,熊三向熊二转换了,而现在的金融市场的反应也跟08年次贷危机时类似,只不过目前还差最后一跌。
当初COVID-19第一例病人发现的时候,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反应,直到钟老发声,市场才开始重视起来。中国市场春节后开始下跌。
3月份过后,中国疫情基本控制住,欧美国家疫情开始扩散,全球市场开始恐慌,恐慌性抛售、流动性危机,各类资产全线暴跌,无一幸免!
美股史上最快速度跌入熊市,标普500指数22天跌了35%,比次贷危机31天暴跌32%还凶猛。
现在,美股也反弹了35%,已经进入技术性牛市。
一波完整的冲击需要多长时间?根据历史经验,时间是越来越短。
1929年大萧条,美股跌了两年9个月才见底。2008年次贷危机,美股跌了一年半才见底。
对应的,1929年大萧条,用了近六年的时间恢复;2008年的次贷危机,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恢复。
第一波冲击,流动性危机冲击结束;第二波冲击,经济衰退恐慌,叠加油价暴跌,也接近尾声;第三波冲击,疫情和衰退相互作用,形成负反馈,开启最后一波杀跌。
根据以往规律,当前金融市场差不多完成了两波冲击,还差一波冲击!(昨夜标普500收盘下跌2%)
那么,下一场危机的导火索会在哪里?
- 美国4月CPI创次贷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北京时间5月12日20点30分,美国劳工部刚刚公布的4月调后CPI环比下降0.8%,虽然符合预期,但仍然创下2008年12月之后的最大单月跌幅。同时,去除食品和能源类目的4月核心CPI下跌0.4%,创1957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美国CPI月率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TradingEconomics)
造成物价数据大跌的主要原因依旧是疫情,消费者被迫呆在家里不仅引发了油价暴跌,其他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全线走低。早些时候随着疫情封锁令的全面实施,美国机票、酒店和服饰的价格下跌速度达到了历史极值。
(能源板块继续成为美国CPI拖累,来源:美国劳工部)
巴克莱经济学家Blerina Uruçi预测,未来几个月受到国内外需求不振、前所未有的失业率涨幅影响,叠加此前一轮的美元升值走势,通胀可能会持续走低。
目前市场上也有声音指出随着美国政府推出前所未有的财政刺激政策,叠加企业运营难度的上升,美国通胀将快速上涨至过热区间,如同二战结束后以及上世纪70年代那样。对此达拉斯联储主席Robert Kaplan早些时候表示,在未来一到两年里,美国经济将处于反通货膨胀的状态。至于我们是否已经开始制造通胀压力?至少在两三年里看不到这样的迹象。
更为直接的达拉斯联储主席Charles Evans上周面对媒体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埃文斯认为即便在过去十年,也是二战之后最长的经济扩张周期中,美国通胀都无法稳定在2%的政策目标上方,很难看到现在或者短期内出现通胀压力。
- 疫情过后 剑拔弩张 盯紧香江对岸!
不单止美国最近公布出来的数据体现出各种经济危机情况,其实全球主要国家的前瞻数据指标,比如PMI出口订单指数等等,也都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因此,日子不仅不会好过。相反,日子可能会更难了。
疫情期间,全世界把其他所有事情都抛在脑后面,所有国家都只有一个目标:抗击疫情。但是疫情过后,旧矛盾更加尖锐,新矛盾也会出现。国外复工,想搞事情的人也复工了。所以疫情之后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挑战!
其实目前情况来看全世界最大的黑天鹅,还是中美关系。
2019年底,中美两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2020年1月份,两国正式签署协议,约定协议于2月14日生效。协议的内容不用再详细说了,都是讨价反价,一笔一笔仔细算过的,它有一个最关键的假设:按照正常的经济秩序。但是签署协议后,全球疫情就爆发了,可以说,双方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履行这个协议了。
这个协议,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双方矛盾很深,更厉害的是,在我们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还不断刁难我们,只不过我们没有精力反击,或者说,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疫情占去了。
最近,贸易摩擦又开始有升温迹象,虽然上周五鹤总跟美国贸易代表和财长姆努钦通过,确认将遵守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可不好。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将数十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归咎于中国,并威胁要采取惩罚性行动,包括可能的关税和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
疫情过后,经济也必定一盘狼藉,又面临大选压力,特朗普必定更加强硬,才能赢得更高支持率。
5月12日晚,美国决定对中芯、华虹等启动半导体”无限追溯”机制。这种趋势,一步一步走向紧张。
所以啊,各大投资者朋友们,风暴就在前方呀。
时间大概什么时候呢?
当时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敲定后,并没有对第二阶段贸易谈判制定具体日期。特朗普希望是,美国大选之后再谈。
放在大选后谈,特朗普就是要扫除后顾之忧,全身心的跟我们“干架”。
以当下的情况判断,特朗普肯定等不到年底大选的时候,这个时间节点提前了,很可能提前至二、三季度。
有没有信号呢?有。香港。
现在香港就是一枚棋子,双方各自执棋将对方的军。只要香港那边再传出大新闻,就说明,风暴越来越近了。
相应的,金融市场也会遭受再次冲击。投资者千万要做好风险对冲管理,千万别麻痹大意!
- 1000枚核弹头?匪夷所思!
近日,沉寂多年的核武器突然成了各大军事论坛的热门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我国一位知名公众人物胡锡进在网络上呼吁:希望咱们中国有上千枚核武器,引发了大众的讨论。
熟悉当下舆论环境的人都清楚,时事评论,差不多任何一句话都是经过斟酌的。
环球时报,即便骂它叼飞盘,但是好歹也是有编制的,更代表上面的一种声音。
总编辑胡锡进这篇微博,敢发出来,能发出来,发出来还没删,这就更明显了。
这种级别的针对核武器的放风,应该是数十年来第一次。
这意味着什么呢?
难道全球核打击要来了?没有一点儿可能性。
这是不能承受之痛,谁敢发动,谁就会被钉在全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没有谁能够承担得起反人类的罪行。
更何况,武器装备早就高级进化,战术早就迭代升级,精准斩首行动已经开始使用。
2020年年初,伊朗三号人物在机场路上被无人机炸弹炸死,就是非常好的案例。
搞军备竞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有可能呢。
军备竞赛的时候,战争有可能就爆发,比如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等等。
但胡锡进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当下我们面对的国际局势,已经非常差了。接下来,我们可能会不断的在各个地方进行军事演习。
- 军演预防突发事件“黑天鹅”
当然,还有更大的黑天鹅,台湾。
日本共同社12日发布的一篇独家报道在台湾激起千层浪:“解放军计划在8月举行以‘夺取台湾下辖东沙群岛’为假想目标的登陆演习”。台湾军方当天紧急声明“能确保东沙安全”,岛内专家纷纷猜测解放军此举是“意图打通航母通向太平洋通道”“为南海防空识别区做准备”。
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解放军计划8月在靠近海南岛的南海区域,举行以夺取“台湾下辖东沙群岛”为假想目标的大规模登陆演习。登陆演习将由负责南海防卫的南部战区实施,动用登陆舰、气垫船、直升机和海军陆战队,“规模前所未有”。
据介绍,东沙群岛位于从解放军海军设有基地的海南岛经台湾南方的巴士海峡前往太平洋的路线上,对解放军进入太平洋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去年12月入列的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也部署在海南岛的基地,“对解放军而言,确实有控制东沙的必要”。
就以上日媒报道的事件和时间节点来看,意义重大,为什么呢?有两个关键时间节点,第一个是5月20日,蔡英文就职典礼和就职演说。根据以往判断,这次通常会比较激进,如果对岸干了蠢事儿,突破底线,那就很难收拾了。(这里提前释放军事演习信号有事先对台湾大选震胁作用,如果‘台独分子’一意孤行搞分裂,军事演习随时可以转化为军事行动。)
5月19日和5月20日,是台湾新领导人就职典礼惯用日子。
再看一下,我们两会什么时候?5月21日和5月22日。
为什么延迟到这个时候开,也是很讲究的,就在对岸就职典礼后一两天,留足了时间,万一对岸搞突破底线的事情,立马可以采取决议。
当然,这些差不多都是明牌。但是,黑天鹅,都是出其不意,很难预测。
我们不期望能预测黑天鹅,但是我们至少能够认识到,前面的不确定性正在提升,不要放松警惕,做好应对金融市场二次冲击的预案!所以作为投资者应该明白,预期是一回事,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又是另外一回事,它们都是互相关联的,关键是我们自身做好策略风险管理对冲才能让自身资产得到最大的保障。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