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参加过XX媒体或者机构打着“交流会”旗号的会销活动吗?
几乎千篇一律的套路:媒体机构以自己名义统筹宣发邀请,喊上一些嘉宾(分析师、讲师、交易员)站台,穿插赞助交易商的内容输出。
这里倒不是要说对这个模式反感,而是千变一律之下,商业效益能满足各方需求吗?效益又是如何?
理顺一下其中每个角色的得益:
主办方——
媒体机构:平台流量,收钱办事
嘉宾:收钱站台,顺道吸粉
赞助交易商:宣传作用,扩充业务
受邀方——
潜在代理:了解新平台
多方代理:了解行业信息,顺便拉业务
交易员:又浪费了一个下午
似乎除了交易员,其他的角色都有得益,但仔细想想,如果这套模式效益却未必理想。会销在最初利用的是信息不对称作为基础,知名机构和明星嘉宾能带来的流量转化率正是来自于此。这一用上十年的老招,机构已经驾轻就熟,就连嘉宾们的PPT框架都摆脱不了标准化套路(时政主题-国际关系-确定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交易机会来了)。
一线城市多办几次了,媒体机构、嘉宾、观众都是老脸孔,只有流水的交易商,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举办的会销更热衷于非一线城市。
这个问题的最后,其实是要回到FOLLOWME(下文简称FM)社区上。与一般媒体机构比较,FM发挥的属于消除技术与投资人消息不对称的功能性,但最近看到FM办的活动也偏向会销,承担起媒体机构的角色。
这是FM期望的角色吗?还是说当前进入发展瓶颈,只能都先做一下呢?
跟单社区的功能发展是很丰富的,本身不生产技术,但作为技术方和投资方的媒介和工具。理应在教育上迈进更大的一步,交易员需要学习、竞争、展示实力;投资人也需要学习如何掌握投资人思维。试试换个角度,电信有通信基础,但移动通信让移动联通做了;移动有手机端基础,但飞信干不过微信;微信有强大的传播能力,但黏性视频市场只能由抖音快手来做。这是占了市场的先机,但最后没有把新项目做好,无非是摆脱不了三点:原市场成熟程度高、发展新事物损害原有业务收入、行业缺口与未来趋势。
媒体机构搞教育学院,没有展示和孵化的功能,所以停留在“学”。学不以致用,弓张而不久,奔走而不持。让学的人有用的平台,有展现实力的地方,才是教育学院的使命。FM要进一步发展,不妨先把交易笔记重新研究,打造好一个独家的学习工具,把教育学院也上线了,何愁困在会销圈子里呢。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