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额度下调?蚂蚁金服“后遗症”初现,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

avatar
· 阅读量 270

12月23日,不少网友反馈,近期自己的花呗额度被降到2000元或3000元以下。 

花呗额度下调?蚂蚁金服“后遗症”初现,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

图片来自亿欧网

对此,蚂蚁集团回复称,花呗近期正在调整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而花呗方面则表示,年轻用户刚步入社会,需要金融工具来周转日常开销,但花呗也会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消费及还款能力,谨慎授信额度。 

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9月,使用支付宝的人数已达9亿人次,开通花呗的人数也达到3亿,其中大部分都是80后和90后,尤以90后为主。《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 

但究其根本来说,花呗真正的“出品方”应是银行,而非 蚂蚁金服 。蚂蚁金服作为中间商,在其中赚取巨额利润的方式,是致其科技属性大大削弱,上市被叫停的重要原因所在。2020年11月初,蚂蚁金服拟定的上市计划被有关部门叫停,至今未能从此次失利“阴影”中走出来。 

12月18日,根据多家媒体报道的消息称,支付宝下架多款产品,其互联网存款业务已经变成了只对购买了的用户开放, 新用户根本找不到入口。此举措也被外界解读为,蚂蚁金服未顺利上市落下的“后遗症”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多家企业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前有支付宝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后有京东、百度等平台相继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不难看出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将成大势所趋。有央行官员称,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存款类业务,本身就属于“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 

央行数据显示,部分风险抵御能力差、资金面捉襟见肘的银行,互联网存款占总储蓄存款的70%,且绝大多数是异地存款。对于中小银行的互联网存款生意,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成本太高、少数客户基础较弱、网点较少、有快速发展冲动的银行才会这么做。 

曾刚表示,从长远看,对互联网存款的过度依赖不利于银行发展,势必推高资金成本和资产端偏好高风险,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作者:亿欧网,文章来源搜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