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avatar
· 阅读量 140

1

过去一个月(不算今天),有342只基金,跌幅超过20%,如果算上今天,估计更多了。

不过,与此同时,这一个月,还有429只基金(股票型、混合型),是赚钱的。

是不是跌20%的基金,就是烂基金?还是涨的基金就是好基金?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并不是,其实这段时间的市场调整,反而是非常难得的,寻找优秀基金经理的时刻。

这里,用两个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做个对比,进行举例。

分别是人称ikun的易方达张坤,近400亿规模的“易方达中小盘”,和兴全谢治宇,近300亿规模的“兴全合宜”。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如果从过去三年的业绩看,虽然最近坤坤基金回调很猛,但三年业绩,还是比谢治宇略高一些,最高的时候近200%,谢最高时候120%。

但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两者业绩差距,从80%,缩小到30%。

但是,如果不看收益,看回撤的话,会发现,过去3年,坤坤的基金,回撤大部分时候,要显著大于谢治宇。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另插一句,最近坤坤基金的回调,还没超过18年的回调幅度,那次是25%。

2

再细看一下行业配置,会发现,坤坤有强烈的重仓行业特征,前三大重仓行业,就90%了。

而谢治宇则更均衡,前三大重仓行业,只有55%。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再细看持仓股,坤坤前四个白酒,基本都10%左右,40%就这么干掉了。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高达67.39%。

谢治宇则没这么明显,前十大重仓股,占比36.26%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所以,看到这里,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者的特点,非常鲜明。

张坤喜欢重配看好的行业,消费行业为主。如果踩对了,业绩非常牛。但遇到市场不好的时候,回撤会很大。

谢治宇则更均衡,更稳健,虽然收益不会很夸张,但回撤也相对可控。

所以,你思考个问题,这两个基金,哪个更好?

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你自己。

如果你是个啥都不懂的小白,谢治宇更适合你,稳健均衡,跟着走就好。

如果你有一定的市场判断能力,尤其对行业选择、高位止盈,有自己的方法,那张坤更适合你。

就怕一个啥都不懂的小白,跟着一堆之前推广P2P的网红自媒体,ikun ikun的,去买张坤的产品,而且不断加仓,遇到这样的回调,就要小命了。

3

上周,《经济观察报》采访老南,也提到了这几个问题: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其实,这次回调,老南是有明显的预感的,从1月份开始,在第三方咨询平台“石榴询财”上连续发文《2021的理财,悬崖边起舞》、《市场回调,赶紧卖基金?》、《今日股评:狂欢式暴跌》、《反弹将至,赚钱依然不易》,包括年初的视频里,反复提醒,消费、医药、新能源不便宜了。

但是,真的哪天跌,跌多少,这个很难预测。

包括茅台,老南当时在视频中,也特别提到,太贵了。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但客观的说,这次一口气跌了25%,这种惨烈的修复方式,真没想到。

但看看当前的估值,依旧10年最高。所以想想,之前多疯狂吧。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其实,有经验的老司机,肯定会进行调仓

如上文提到的谢治宇,4季度持股估值暴涨之时,投资集中度已经过去3年最低,老司机非常清醒的感受到了风险,开始调仓。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要知道,这个决定,是有很大压力的,因为如果调早了,产品收益跟不上,会出现大量的散户赎回,规模下降,还得被迫卖股票。

其实按照这个思路去找找,4季报,敢于调仓的,最近回撤小的,会发现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而且产品规模还没这么大。

4

前几天,老南一好朋友,和老南说,他和某位顶级的基金经理午饭。

这家基金公司的多个产品,都是要锁定三年的。

说的也很现实:大部分基民,都是高位冲进来买,然后亏钱就卖,或者被套了一年,稍微持平就卖了,所以都赚不了钱。干脆封闭3年,反而还好。

和下面这张图描述的一致:30%的基民持有一只基金不超过一个月;21%的人持有一到三个月。只有19%的人持有一年。

基金大跌,反而是择基好时机

所以,选择个优秀的管理人,长期拿着就好,这轮调整,很多优秀的基金,回调也就10%左右,相对去年60%左右的中位数,慌什么。

当然,如果你非最近一两个月,高位重仓买入,那只能熬了,看你的心理素质了。

文章来源石榴询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