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量 247 
基金工作从业多年,总结投资基金赚钱的本质也就两个方面:
股价=市盈率(PE)*每股盈利;在估值合理,市盈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盈利上涨会推动股价上涨。回望过去10倍大牛股都有“基本面好”、“业绩持续增长”的特征。回顾过往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都是各行各业的龙头。
长期来看,业绩是驱动股价上涨的唯一动力。能够选出有长期盈利增长的公司,能够慧眼识珠选到市场超额的股票就是各位投资者看待管理人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股市牛熊转换是常态。1999年“519行情”以来,A股已经走了5轮完整的牛熊周期。
2005-2007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估值从16.9倍提升到55倍,提升了226%。
2013-2015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估值从9.7倍提升到23倍,提升了137.6%。
2007-2008年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估值从55倍降到13.5倍,下降了75.5%。
2015-2016年的大熊市,上证指数估值从23倍降到12.9倍,下降了44%。
市场估值波动异常剧烈。动辄翻倍,动辄腰斩,推动股价上蹿下跳。
根据我多年观察很多基金投资高手的投资行为,发现他们除了选择好的管理人之外,选择到基金买入时机不差并长期持有。
第一,首先买入基金的择时并不是猜测市场顶部和底部。
判断的其中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估值。在所买基金管理人投资的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时买入,用时间换空间。在基金经理重仓股估值回归合理位置的时候介入,往后看这个时间点是往往都是很好的买基时机。
例如:今年上半年虽然从指数上看没有什么变化,但如果从结构看,市场的分化巨大可谓冰火两重天。如下图所示市场指数估值显现出了不同的收益风险性价比估值对比揭示差别,从投资的性价看目前肯定倾向于选择擅长大盘价值的基金管理人。长期看这类管理人的产品性价比更高,这个点做的基金择时更好。
市场的冷暖有很多感性的观察指标。比如基金卖不动的时候,当长期业绩很好的明星基金经理净值短期跑不动了,开始有骂声了。
当基金管理人投资实力依然存在,投资逻辑依然成立的情况下,选择这种短期优秀基金属于低谷期时,往后看性价比也非常不错。
当然以上是我对高手关于基金择时的一些观察不作为投资建议。当然并不建议个人投资者频繁申购赎回赚基金波动的收益。因为波段操作难度太高,性价比太低。
首先,短期波动都是随机漫步的,每次都踏准节拍、高抛低吸、准确把握波段交易,几乎不可能。
其次,一个成功的波段,要满足两个条件:低买、高卖。
必须判断两次时机,并操作两次(买和卖),所以即使假设您对投资有70%的正确概率,这个波段的成功概率也只有49%(70%*70%)。
即便是某些波段操作成功了,但如果错误一次波段,不排除将错过最大的收益部分或者会将之前的收益全部给吐出去,波段操作得不偿失,这样一看性价比真心不高。同时频繁操作所付出的手续费,也会不断侵蚀你的资产。
作者:黄怡,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恒天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