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核心是减掉家长的心病

avatar
· 阅读量 231

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家长和社会如何配合做好“双减”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学校应规范设立家长学校,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和辅导,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声由来已久。至于如何减负,历来众说纷纭。各地虽多有举措,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造成越减负学生负担越大的反作用,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需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号准了教育问题的脉搏。

 

“双减”政策落地,核心是减掉家长的心病

 

“双减”政策落地,核心是减掉家长的心病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义务阶段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归根结底来自学校和培训机构对家长诉求的变相满足。贯彻“双减”精神,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家长学校”,让“家长学校”助推“双减”工作。那么,“家长学校”为何有这样的特殊作用呢?

 

“家长学校”是家长的“灵魂导师”。几乎每个家长都怀有望子成龙的梦想。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未来的出路,大多数家长误以为就是在每次考试中考出高分,孩子的分数稍不理想,家长们就无法释怀。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布置课外作业,孩子不上校外辅导班,不少家长心里就不踏实。贯彻落实“双减”,看似给中小学生减负,实质上是祛除家长的心病。家长的心病是社会心理亚健康的反映,这样的社会心理需要“家长学校”当好家长们的灵魂导师,通过引导家长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规律,解开家长的心结,达到间接给学生减负的目的。

 

“家长学校”可携手学员共育“英才”。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学习知识,但全面教育绝不仅仅是考卷上的那些基础知识。科学地全面育人对社会分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学校和家庭各自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如何科学分工,并非每位家长都很清楚。“家长学校”的责任在于对育人工作科学分解,让家长懂得自己的职责是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通过“家长学校”让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教好课,教好人,不再随心所欲地给孩子加压。

 

“家长学校”是家庭对外沟通的桥梁。家长的焦虑情绪,也有社会的原因。现阶段,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客观上加重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家长学校”要当好家长的良师益友,需要积极向教育管理部门及时反馈家长们普遍焦虑什么,为教育管理部门调整教育政策、化解教育问题提供一手信息。“家长学校”做好家庭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是从更深层次服务于“双减”工作。

 

健康、快乐是保证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家长学校”服务好家长,服务好社会,“双减”目标将指日可待。

 

作者:刘海明,文章来源红星评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