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没有神,基金也没有

avatar
· 阅读量 321

股市没有神,基金也没有

基金经理们,最近一年特别火。

2020 年底至 2021 年初,以易方达 " 张坤 " 为首的明星基金经理在饭圈火爆出圈,彼时,这些基金经理们是年轻基民们心中 "yyds"。

但基金经理们的 " 神化 " 并没有维持多久。

今年年初以来,股市出现波动,基金走下 " 神坛 ",年轻基民们损失惨重。" 基金收割韭菜 "、" 坤坤不是神 "、" 坤坤变菜坤 "…… 基民们对基金经理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不过,虽然质疑不断,但投资者认购的热情依旧存在。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止 2021 年 6 月底,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为 23.03 万亿元,与 2020 年底 19.89 万亿元规模相比,同比增加 3.14 万亿元。没有因基金的大涨大跌而离场的新基民们,自然也开始愈发关注基金的动态,二季报的内容成为基民们关注的重点。

自 7 月下旬起,随着多家机构陆续披露旗下基金的 2021 年二季度报告,基金经理便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与早段时间的 " 基金饭圈化 " 和 " 基金收割韭菜 " 不同,这次舆论的焦点集中在基金经理的二季度报告," 认错 " 和 " 道歉 " 成了新看点。

" 公募一哥 " 张坤在报告中阐述 " 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断,发现有不少错误 ";曾 " 一日售罄 " 爆款基金的基金经理梁浩直言," 恰逢本基金成立十周年,我们却迎来了史上业绩最差的一个季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消费领域知名基金经理焦巍对自己操作进行了长达两千多字的反思,其中有所表明," 本着亡羊补牢的态度予以了认错回避 "……

在二季报中,如上基金经理们更多在表达自省和反思,但也有直接向基金持有人致以歉意的基金经理们。曾被誉为 " 公募顶级投资人 " 的交银王崇在二季报中向投资者致歉道," 从二季度来看,基金组合整体表现不佳,组合内个别重仓股跌幅较大,我们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表示深深的歉意。"

基金经理们接连的反思和致歉在基民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不过,基金经理道歉之风虽极为罕见但并非首例。早在今年 3 月,汇安基金便因新基金成立以来净值大幅度回撤,于是对外发布《您的信任,我们始终牢记于心》一文表示歉意,该举动也为公募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由公司公开发布的致歉信。因此,基金经理在季度报告中对外发声,或反思或致歉都显得有有理可循。

"XX 基金经理道歉 " 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某基金公司总经理李之江看来," 道歉 " 的说法不够客观," 有些片面,虽然确实有基金经理在为自己决策致歉,但更多的其实是基金经理在做的一个自省。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眼光应该放长远些。" 但李之江也认为,受越来越多的年轻基民影响,基金经理确实有所改变,会更加在意基金持有人的感受,在报告中乃至日常讨论区互动中也会穿插投资者教育。

" 之前季度报告都是业内从业者查看和研究比较多,特别是分析基金经理的基金投资情况。但今年二季报公布以来,大众好像更关注基金经理的‘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内容。" 李之江告诉燃财经,他认为这种趋势也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基金经理通过反思和致歉,通俗来讲就是‘去滤镜’,一定程度上也让年轻基民们更加清楚投资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话虽如此,但因基金饭圈化盛行之下跑步入场的年轻基民们,要想清楚意识到 " 市场没有神话 " 这一观点,还有较长一段认知改变的过程。

网红基金经理的业绩,有人欢喜有人愁

" 之前有人和我说基金经理越红越不赚钱,我还不信,现在我是信了。"

高举 " 饭圈文化 " 大旗入场的 95 后女生徐大欣原本也是 "iKun" 一员,在今年 1 月初微博各大 " 野生基金大师 " 推荐下,徐大欣上车张坤掌舵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彼时,面对汹涌而至的投资人,该只基金在 1 月 8 日第一次调整申购额度上限,将基金单日单账户申购额度从 100 万元下调至 10 万元。

时隔不到 1 个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进行了第二次限购。1 月 27 日,易方达基金以 " 为了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 为由,发布公告称," 从 1 月 28 日起,调整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的申购限额,从此前的每日单个基金账户不超过 10 万元调整为不超过 5 千元。"

二次限购消息一出,便迅速在张坤的后援会群体中得到回应。不少拥趸表示," 最后一天可以买 10 万元,今天必须得冲!" 在朋友圈、微博,甚至是支付宝的基金讨论区内,都有人晒出自己认购 10 万元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基金的截图。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投资靠的是事实说话。虽然拥趸无数,被年轻基民们 " 封神 " 的张坤并没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支付宝数据显示,近 6 个月以来,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的跌幅为 20.3%,远低于沪深 300 的 100.1% 跌幅及同类均值 3.88% 的涨幅。也就意味着,如果是在今年 1 月 28 日限购前认购 10 万元该基金的投资者,手中基金亏损已达 2 万元。

" 我原本也想跟风入手,开始限购 10 万元之前,我刚好买进不久,持有收益已经有几个点了。虽然只投了 6000 元,但基本每天都有十几块的收益。" 徐大欣告诉燃财经,在基金持续上涨期间,限购令发出当天,她也想过顶额认购 10 万元,甚至还动过借钱买基金的念头,但好在最后刹住了车," 我身边一位同事,当晚用积蓄加仓了 5 万元。后来随着基金一直跌,原本天天在办公室‘谈投资’的她,每天上班都愁眉苦脸,还不允许身边人提‘基金’。"

提到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近半年来的业绩表现,已经于今年 6 月全部清仓该基金的徐大欣叹了口气," 说实话,在买这支基金时,我确实没有好好做功课,只是道听途说基金经理很厉害,基金一年回报超过 100%,收益大幅跑赢同期沪深 300 指数超 30% 的涨幅。我是在今年 6 月时候清仓的,收益基本持平。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率,但是只要没亏就好,毕竟我不是个长期主义投资者,我没有那个耐心和心理预期进行等待。"

徐大欣的首次基金投资,折戟于 " 公募一哥 " 张坤操作下。" 虽然没赚,幸运的是,也没有亏,也算达到了预期。" 徐大欣认为,她这次投资没有亏损的原因还在于自己持有周期在拉长," 张坤粉丝群有不少是持有不到一个月就止损抛售的,多多少少也是亏了。"

徐大欣所言不假,张坤近半年来业绩表现确实不佳,旗下管理的 4 只基金无论近三月还是近六月的收益率均为负,收益排名亦处于同类倒数位置。

股市没有神,基金也没有

来源 / 天天基金网 燃财经截图

但在网红基金经理圈,业绩不好的不止张坤一人。" 爱好喝酒 " 的刘彦春、" 基金界颜值扛把子 " 的朱少醒、获 " 获 2021 年晨星中国奖 " 的谢治宇、被业内称为 " 国民基金经理 " 的王宗合 …… 数位拥有粉丝后援会的网红基金经理们,如张坤一样,无论在过去三个月还是过去六个月,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均为垫底水平。

有意思的是,虽然名声在外的数位网红基金经理们在过去 6 个月时间内表现不佳,但是此前被称为 " 菜狗 " 的蔡嵩松在今年的业绩表现却堪称耀眼,大幅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不说,同类排名也是名列前茅。

股市没有神,基金也没有

来源 / 天天基金网 燃财经截图

" 业内大多数基金重仓布局单一行业,而今年行情也是极度分化,导致基金经理一旦压错风口便会大跌。" 李之江认为,如今当红的基金经理大多是基金管理规模也相当庞大,而且又大多重仓某单一行业,风口一压错,净值就会受到较大冲击," 但阶段性业绩也不能过多说明什么,像蔡嵩松,年前还是‘牛夫人’,现在不又成了基民心目中的‘小甜甜’。"

造神运动

要追溯基金的 " 出圈 ",2020 年是最为关键一年。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 年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为 14.7 万亿元,到了 2020 年底,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增加到 19.89 万亿元,在 2021 年初,规模便突破 20 万亿元。

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的突飞猛涨背后,是规模同为暴增的基民规模。互联网数据挖掘平台 MobTech 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基民规模突破 8000 万,新增基民突破 2000 万,移动互联网基民数量正稳步上升。数据还显示,新增基民年轻化趋势明显,25-34 岁群体占比达 43.9%,"90 后 " 成为这批基民的主要群体。

身为互联网原住民的 90 后年轻新基民们,更是化身基金饭圈化的助手,在一声声 " 坤坤勇敢飞,iKun 永相随 " 中,一举将基金经理捧成 " 网红 "。自 " 易方达张坤后援会 " 这一首个基金经理后援会成立后,朱少醒、王宗合、刘彦春等明星基金经理的后援会也应运而生。

与之伴随的还有 " 基金 " 被一次次送上热搜,刚入场在投资基金中小赚的新基民们,在热搜评论中与网友 " 安利 " 自己的基金经理,分享自己独特的 " 投资经验 "。

股市没有神,基金也没有

用 95 后新晋基民钱天的话来说则是," 行情好那段时间,无论是微信群还是朋友圈,甚至微博、B 站等社交平台,都有人分享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说要抄底军工和医疗,有的说要梭哈白酒,仿佛每个人都是自封的‘投资大师’。"

一贯以严肃著称的基金管理行业,在盛行 " 饭圈文化 " 捆绑下,流量纷至沓来。打榜、热搜、应援图 …… 追星的那一套手段被粉丝们原封不动运用在基金经理身上,一时间,数位明星基金经理迅速出圈,成为 " 网红 " 乃至 " 顶流 "。

今年 3 月 1 日,网络传言称,《天天向上》节目组向张坤、刘彦春、葛兰、侯昊、蔡向阳等多名基金经理发送录制邀请。消息一出,声音四起,赞同声质疑声呼之欲出。但很快,3 月 3 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对外发布《关于公募基金行业投教宣传工作的倡议》,给基金经理加速娱乐化进程踩了一脚急刹车。

文中明确指出," 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时,应注重专业、诚信、合规,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严禁娱乐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即便如此," 基金 " 的热度也未能完全降温。微博、小红书、B 站、抖音等社交平台依然可见网红基金经理的身影,他们或出现在博主口口相传的 " 基金经理 Top10 榜单 " 中,或出现在博主自制视频中的 " 基金经理推荐 " 中。用钱天和徐大欣的话来说,那就是 " 在我们同龄人中,不懂基金的人肯定也听说张坤和蔡嵩松。"

" 基金管理业内流行的饭圈文化,其实不仅仅是粉丝行为,背后甚至存在商业营销的策划。" 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张京告诉燃财经,一只基金的销售,除了近期业绩和公司实习挂钩外,基金经理的个人魅力也起到很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进行基金产品交易变得便捷,以及年轻基民的增加,据我观察,基金经理的名气甚至是颜值也成了年轻基民挑选基金的关键要素。"

" 基金经理收入构成主要来源于管理费,而管理费自然与基金规模相挂钩。" 张京以一位管理规模 100 亿元的基金经理为例,分析道,基金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管理费,管理费大约为 1.5% 水平,但由于一半收入要分给代销机构,100 亿元的基金规模机构到手的管理费为 7500 万元,在此基础上基金经理能拿到约 10% 的提成,如果基金经理名气更大则提成比例越高。算下来,一位管理规模 100 亿元的基金经理,仅管理费就能有 750 万元。

张京认为,虽然不是所有基金经理都愿意成为网红,但肯定所有基金经理都不排斥自己成为基民心目中的 " 神话 "。" 有的基金经理会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对外多发言以在基民心目中塑造‘人气’,但也有的基金经理很低调,纯靠自身抗打的业绩由外界粉丝四处游说。反正名声大引来更多基民投资,管理规模越大,基金经理的收入自然也越高。"

市场不相信神话

然而长红的基金经理并不好当。

收益上涨的时候,基金经理就是 " 神 ";而收益一旦下跌,基民就忍不住破口大骂。某网红基金经理团队的员工对此深有体会," 基金表现好的时候能将基金经理捧上天,表现不如预期,基民马上清仓走人的同时,还不忘数落埋怨基金经理一番。"

更关键一点是,在国内基金管理圈子中,从不缺 " 一哥 "。用李之江的话来说," 即便是现在的‘私募一哥’张坤,在当年王亚伟和任泽松面前,也是不值一提。"

虽然张坤是拥有 " 后援会 " 的第一位基金经理,但在 " 公募一哥 " 王亚伟面前,张坤显然还是逊色不少。王亚伟曾创造了一个 " 中国第一位为基金持有人带来超过 10 倍收益 " 的神话,更是让市场一度出现 " 王亚伟概念股 "。Wind2012 年数据显示,王亚伟在管理华夏大盘精选这只基金的 6 年多时间里,实现了 1107.53% 的总回报,年化收益率达到的 50.32%。

股市没有神,基金也没有

2012 年,王亚伟从华夏基金离职后创业,从公募走向私募,没有华夏基金的资源加持,王亚伟的神话很快终结,昔日 " 公募一哥 " 在私募中很快陨落。根据朝阳永续统计,截止 6 月底,在其监测的 15816 只私募产品中,有 9842 只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 6 成。其中第一季度为正收益的产品仅有 5764 只,第二季度这一数据扩展到了 10056 只。但王亚伟所率领的千合资本表现堪忧,上半年整体收益率为 -2.99%,排名倒数。

继王亚伟后," 公募一哥 " 的头衔在 2012 年后,便转来了来自中邮基金的任泽松头上。彼时的任泽松被称为最厉害的 80 后基金经理,重仓创业板的任泽松创下了 2 年接近 7 倍的收益,其中作为 " 新人 ",于 2012 年底刚接手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在 2013 年就以 80.38% 的业绩夺得公募基金冠军。但随着创业板熊市的到来,任泽松部分重仓股也遭受到了重创,随着任泽松重仓的乐视网、尔康制药的相继出事,他的神话也随之灰飞烟灭,并于 2018 年从中邮基金离职。

此外,因 5 年超 30 倍的收益而有着 " 私募一哥 " 之称的徐翔,在 2015 年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犯罪入狱,并在今年 7 月出狱后,虽然徐翔在出狱前后几日,其相关报道占据大半财经媒体头条,但底下仍有 " 徐翔是谁 " 此类的留言。纵然当初是私募大佬又如何,在鼎盛期一过且市场多年没有音信情况下,大多人需要靠回忆才想起此人是谁,当年所创造的市场神话早已不复存在。

往近的说,2 月 18 日迎来牛年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当天,A 股龙头出人意外地集体受挫,从而导致的是抱团龙头的基金连带受影响,跌跌不休的基金让新入场的基民们困在高点,特别是深受饭圈文化影响跟风选择网红基金的新基民们。

正所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基金 " 相关热搜潮再次接憧而至,但评论区与年前相比确实另一番光景。" 坤坤 " 变 " 菜坤 " 不说,新基民对于基金的讨论热情也随之浇灭。

" 我认为基金没有真正意义上被饭圈文化侵蚀。" 李之江解释道,饭圈文化所带来的欢呼雀跃只体现在基金收益上涨时候,只要基金一跌,基民便开始口诛笔伐,但是不论基金经理在网上有多少拥趸,依旧无法对其投资操作有任何增益," 首先,基金管理行业没有谁可以做到永远的‘神’;其次,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要急于看短期收益。"

正如同现在被网友尊称为 " 私募一哥 " 的张坤,也在其报告中多次提及 "5 年 " 这一中长周期,甚至言语中透露着满满的消极感," 我们发现,对于一些公司,在各种假设都兑现的情况下,可能未来 5 年能赚取贴现率或者比贴现率略高的收益率水平,但是一旦错误,可能就要面临 30% 甚至 50% 的股价下跌。"

而基民们需要正视的是,基金作为一种投资方式,理应理性投资。市场不乏充满 " 神话 " 的基金经理,但 " 神话 " 却总有终结时。

作者:冯晓亭,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燃次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