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的怪圈
从19年开始接触缠论到现在,对缠论在外汇交易中的运用一直存有疑惑,很多人按照缠论的背驰三买三卖交易体系,会因不断地频繁止损而摸不到头绪。
我个人在这段期间也经历过余额大幅下降三次、两次爆仓,究其原因有二,也是绝大多数交易者都会犯的错误。
1.不严格按照自己设定的操作级别操作,大小级别间频繁转化,导致错过大段趋势。
2.不止损扛单。
最近开始再次仔细研究投资理论,发现了和我一样的很多散户都会经历的爆仓怪圈,理论研究-应用-不按交易计划交易-亏损、爆仓-再进行理论研究。
跳出这个怪圈的关键在于“不按交易计划交易”,而很多人甚至连交易计划也没有。
比如欧美这段30F下跌趋势,我一会按5F笔中枢走势,一会按5F线段背驰,一会按30F走势类型背驰,一会又去看4H背驰。
如此混乱的交易系统必然导致抓不到趋势段,而且极易亏损。
为什么会如此混乱呢?很简单,快速变动的走势会极大影响我们的判断,导致不去按自己的交易计划去思考。比如,美联储转鹰,欧美瞬间暴跌,如果严格按照自己的交易计划是绝不会参与多单的,即使参与,也要起码30F的一个上涨段,但是,看成交量分布图,又有多少人在一大波跌幅后能忍住不去抢一个小级别的反弹呢?
二:缠论之殇
网上有很多交易者在学习缠论进行交易后,出现亏损便放弃了,也有很多人认为缠主这套理论因为未能完成,没有完备性等等原因没能坚持下去。
就我个人而言,缠论在股市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外汇市场上,有效性便大大降低了,会出现很多与理论相冲突的地方。
比如这段30F欧美下跌。
欧美30F级别自高点开始回落形成了两中枢下跌趋势,在图中很明显的看出2、3段的背驰。
按照“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1.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2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3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缠主讲背驰后的走势进行了完全分类,且只有三种走势。
欧美的这段两中枢下跌趋势背驰,完全满足趋势背驰的所有条件(MACD两次回抽0轴、价格新低而黄白线和柱子不创新低)其后的反弹2,无论是本级别还是次级都回到了中枢内,按照背驰转折理论,其后的走势自背驰点开始只能转化为更大级别的盘整或同级别及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这两种走势无论何种,都不可能再创出一个新低来。但是... ...
后续的走势不但创出了新低,还走出了中枢延伸震荡的走势,这明显是第一种最后一个中枢扩张的情况。
这与理论中背驰后次级别回到中枢内便产生转折的推论相悖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网上的关于缠论完备性的争议是正确的,缠主对于动力学的部分解析的并不明确,仅仅靠MACD辅助判断背驰会因为指标钝化而产生背了又被的情况。且中枢的两段力度相比主观性也很强。
那缠论在外汇上失效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外汇市场的交易逻辑与国内股市不同。
1.其缺乏做空机制,导致盈利必然只有拉高一途(国内股市为零和博弈)。
2.量能结构不同,外汇市场流动性充裕且随时可以多空开单,使得活跃性大大增加了,经常出现小级别剧烈的波动。
4.交易空间不同。外汇交易没有涨跌幅限制,大大增加了趋势的杀伤力。
3.驱动因子时效性不同。外汇市场的驱动因素时效性更强,很多时候重要人物的一句话就会导致趋势的完全反转。
三:通向应许之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完全不同的交易逻辑下,缠论也必然要做出一些变通以应付更缺乏稳定性的外汇市场,但是缠论主体理论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要将某些定理赋予更高的权重。
还是拿上面欧美的例子说明。#EUR/USD#
缠主在缠论中提到过中枢就好比大大小小的星系,会对任何离开的走势产生引力。对于多变的外汇市场,我们不妨以中枢为根本,不在执着于走势类型转化。
在这个操作视角下,我们得出“中枢引力定理:在中枢延伸为升级为更大的中枢前,其结构越复杂,对于走势的引力就越大。”
举例说明,8根线段构成的中枢肯定比三根线段构成的中枢具有更大的引力。
有了这个定理再辅以中枢破坏定理就足以构成一个操作系统,我们对所有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走势都按盘整背驰处理。
上图为中枢引力视角下的交易逻辑,第三类买卖点的出现意味着趋势延续和加仓。
以上为个人浅见,烦请朋友们点个关注,同时欢迎朋友们就缠论来共同交流。
该文章已获得创作者基础奖励金:150FCOIN (可提现),更多创作者详情请点击<< 创作者计划 了解吧!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