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恒大集团的巨债危机摇摇欲坠,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和另外两家主要银行准备延期恒大的部分近期债务,花旗研究再估算,中资银行面临系统性风险,有 40.7% 资产直接或间接与房地产行业相关。
中国恒大集团的巨债危机摇摇欲坠,中资银行的承压能力再次成为市场热话。目前恒大在中国有近 800 个在建项目,鉴于未向承包商付款,超过 50% 的项目已经被迫停止。随着路透社此前透露,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和另外两家主要银行准备延期恒大的部分近期债务,花旗研究再估算,中资银行面临系统性风险,有 40.7% 资产直接或间接与房地产行业相关。
根据花旗集团估计,恒大集团的未偿还贷款与债券余额相当于中资系统资产的 0.3%,但如果违约造成其他开发商无法获得信贷,就会损害到银行系统。根据估计,中资银行 40.7% 的资产直接或间接与房地产行业相关,房地产价格的任何暴跌,都可能对银行的资产产生连锁反应。
9月23日消息,恒大集团22日连夜召开“复工复产保交楼”专题会。在会上,许家印表示,必须全力以赴抓好复工复产,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复工复产保交楼上。
许家印称,只有全力复工复产、恢复销售、恢复经营,才能保障业主权益,才能确保财富投资者的顺利兑付,才能陆续不断归还金融机构的借款。
相关数据显示,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1.62%,恒大物业高开15%,中国恒大、恒大汽车均涨近15%,恒腾网络涨近10%。当地时间周三,中国恒大ADR盘中一度触及11.06美元的价格,暴涨47.47%。截至收盘,中国恒大ADR涨幅回落至33.33%左右。
除了要“保交楼”,恒大似乎还没有放弃造车。9月21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宣布给3180名科研技术员工派发3.2亿股期权,占公司股本的3.31%。这些员工大部分都是汽车研发、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恒大手中多块土地被地方政府收回、多家银行撇清与其的关联!
有报道称浙江杭州、四川成都、山东青岛、江苏江阴以及张家港等地的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纷纷撇清与“恒大”的业务关联,表示目前和许家印旗下“恒大集团”没有信贷合作、也没有贷款余额。
花旗集团的研究计算也显示出,17 家中资银行对风险开发商的敞口为 6750 亿元,相当于其一级资本的 4.8%。该指标用于衡量一家银行吸收未来损失的能力。花旗估计,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的风险敞口最大,民生银行的风险敞口相当于 2020 年一级资本的 27.1%,平安银行的风险敞口为去年一级资本的 12%,而光大银行则为 9.2%。
龙洲经讯的中国经济学家何伟认为,如果中国政府希望从房地产领域进行调控,并且降低风险,那金融机构将不得不吸收损失。
工商时报日前指出,市场对恒大债务危机可能外溢至金融机构的担忧日益加剧。恒大 8 月底披露的 2021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负债总额高达 1.97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3050 亿美元,成为全球负债最多的房企。
报道援引市场人士所称,恒大集团的债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 5717 亿元的有息负债与 6669 亿的应付贸易帐款,后者包括最近常被市场提到的商票。其馀的债务除积欠承包商和供应商的钱,还有恒大卖出却还没交货的房子,按大陆房产业的规则,这部分收入也是算在负债上。
路透报道透露,为防止恒大若破产将造成的杀伤力,包括四名大中国银行业界高管表示,中国农业银行已经计提部分贷款损失准备,以审慎因应对恒大的地产贷款。同时,恒大另外两大贷款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也准备对部分短期贷款进行展期。
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中国银行业者持有恒大的贷款曝险已经在过去一年下滑,多数贷款余额都有担保品或有存单作为保证。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对恒大的贷款余额在过去 12 个月从 400 亿元降至 300 亿元,而且该行最近几个月已经停止提供恒大新贷款。
自今年初集团流动性问题扩大、年中遭到信评机构多次调降评级,以及投资者维权抗议后,恒大集团近数月在合约销售面积与金额上,已无过去常保两位数增长的表现,恒大日前并预告 9 月份房产销售还将大幅下滑。
尽管中资银行预计将受到冲击,但就全球曝险方面,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是较不可能发生的事情。Sevens Report Research 创始人汤姆 · 埃赛 ( Tom Essaye ) 提到,恒大确实没有全球蔓延的风险,因为最终据他们所知,向恒大提供的贷款是由中国政府背后支持的中资银行提供,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将能轻松应对这危机。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多家媒体引述中国官媒近期推文所指,恒大轻率操弄金融,并非大而不能倒,这使得投资市场对恒大集团促中国政府介入的信心出现动摇。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