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量 684 前几天,人大常委会授权了国务院在部分地区进行房地产税改革试点。
这几天市场讨论得挺多的,甚至出现了「上海神秘房东为了避税抛售93套房」的谣言……

Anyway,毕竟房地产税跟大家的利益息息相关,那么问题就来了——



我国的立法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政府(国务院)只有行政权。
根据《立法法》,政府如果要收新税种的话,需要通过立法来进行;如果还没立法的话,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
换句话说,房地产税还没到立法的阶段,目前是先授权给到政府先开展试点。

其实等到明年3月份的两会时期再授权也OK,到时候关注度会更高。
而选择在现在授权,说明国务院试点办法已经差不多备好了。
国务院试点办法出来后,预计各地政府会在几个月内制定好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个关键信息点是,征收对象主要是城市里的住宅+非居住用房,文件也特意说了农村的宅基地不包含在内。
其实非居住用房以前就得交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了,这次也提到会沿用之前的相关条例来执行。
这次额外要加征的,主要是大家都比较在意的住宅房地产。

毕竟试点办法还没出台,现在市场上有一堆谣言和猜测。


一是之前已经开展试点的上海和重庆;二是国外的经验。
上海和重庆试点向住宅征收房地产税,已经试点了10年了。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两地基本靠纳税人自行申报,也都没有出现过针对偷逃税现象的处罚案例。
市场普遍觉得接下来的试点会比两地之前更严格,税率也可能会整体提高到1%左右,免征面积可能在60㎡ /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还挺不一样的:按潜在的每年租金收入(评估值,自住的话按市场价,扣掉维护费用)的比例来征收而不是按房价的比例来征收。
Anyway…既然很快就会推出试点办法,现在也没必要去猜了。

毕竟各地收入水平、房价涨幅、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都不大一样。
之所以在这时候推进试点,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在经济增速换挡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两个结果——

内卷背后的原理是「二八定律」:80%的收益是通过最初的20%的付出获得的。
现在最容易的20%被做完了,剩下的是那些只能带来20%收益的80%。

吴军老师说过一个例子:日本汽车出厂前,会经过几十米长的日光灯带,通过反射来寻找肉眼无法发现的小缺陷。
然而汽车一上路,就会被飞溅的小石子砸出类似的细小缺陷,尽管肉眼也看不出来~
所以结果就是,很多人变得很忙很忙,最后赚到手的钱却没增加多少……
而分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则是,蛋糕做不大了,所以富人赚的钱,都是从穷人口袋里掏出来的。

香港打工仔们在李嘉诚的产业打工,拿到工资后,会掏钱去百佳超市买日用品,去丰泽电器买3C产品,去屈臣氏买洗护用品和药品,午饭在Taste和Great吃饭,然后跑到港灯公司交电费,去PCCW(香港最大电信公司)交手机费,去环电宽频交宽带费,然后攒钱买长实的房子…

这么长此以往,会有两个后果:要么是在沉默在爆发(香港地区前些时候的动荡),要么是在沉默中死亡(日本的「低欲望社会」)。
而「共同富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房地产税」也是很有效、很直接的一种方式。
而除了对民生的影响以外,更灾难性的后果是,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也会造成冲击。
哎哟买房这么赚,开厂收入还不够给员工发工资,不如把厂卖了拿钱去炒房好了!

这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自然也不是利好:资金都跑去楼市了,谁来给创新产业输血呢?

也有人吐槽说,韩国在2005年推出综合不动产税之后,房价指数截至8月份,还不是足足涨了73.29%。
不过要记得一点:我在以前的 推送 总结过,房价跟三个要素有关——

首先,它增加了持房成本,会让拥有多套房的房主抛售掉其中一部分。
这相当于在短期内增加了房子供给的同时,也永久地减少了一部分投资性需求。
而韩国的房价之所以上涨,主要还是因为货币供应暴涨了266.84%。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房地产税,房价涨幅有可能会更夸张。
这个担心倒是有点多余:根据西南财大的《2017中国城镇住房空置分析》报告,2017年我国的城镇住房空置率是21.4%。
就算是一线城市,空置率也有16.8%,对比韩国2015年6.5%的空置率确实算高的。
这自然可以在出租房市场上增加不少房屋供给,房租说不定会不涨反降。

Anyway,总的来说房地产税对于稳定房价还是有用的。
不过话说回来,房价之所以那么高,其实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那之后,地方政府分到的都是比较难收的小税,瞬间就穷了下来。
地方政府钱不够花的时候,除了跟中央搞好关系、「跑部钱进」之外,也想了两个搞钱的方式——
不过这得花利息:根据财政部的数据,去年地方政府光是利息就还了快8,000亿。

有的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土地出让金收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甚至超过了100%…

这也顺势推高了房价:根据社科院2018年的数据,房价里头有68%都是地价。
然而,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前提下,土地财政很难维持,不少地方开始出现土地流拍。
根据《证券市场周刊》的统计,9月份的百城土地流拍率高达65.5%,创下了2008年以来新高;土地成交面积两年复合增速为-20.7%,连续3个月负增长。
开发商之所以买地少了,也是因为怕建好房子买的人少了,赚不到钱。
而房地产税则是个很好的收入补充,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两个好处——
相比之下,从地方政府卖地到房企把房给卖了,差不多要3年时间。

另一个好处是,不像卖地收入时高时低,房地产税会更稳定一些。
而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就算全国都开收房地产税了,如果按房价的70%来收个0.2%~1%,考虑到一定的免征面积后,预计最多也就只能收个5,600亿元,这并不能完全替代卖地收入。
当然,也不用太担心,我之前也分析过,监管也不希望房价被砸下来太多。

Anyway,像我之前所测算的,后续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率不会很高了(加上杠杆平均能有4~5%的收益就很好了)。
所以这对股市来说自然是个大利好:如我们以前多次提到的,炒房资金会逐渐跑到实业、甚至股市里头。
国家在这几年建立起来的科创板,就是为了承接炒房资金,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弹药。
虽然只看估值的话、房地产已经没什么下跌的空间了,不过接下来也有可能杀业绩…

但乐观点看的话,「房住不炒」本身跟 供给侧改革 很像:中小房企会被淘汰,龙头房企会吃掉这部分份额。
毕竟我们还是需要不断升级自己的居住空间的,住房需求会一直存在,并不会被完全抹杀,所以行业肯定是有机会的。
对于个别开发商来说,过往较为重视产品开发、客诉率较低、口碑较好的开发商会更有优势。

作者:很帅的狐狸,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很帅的投资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