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对胜率的理解,就和大部分人不一样。
初做交易时,大部分人应该都幻想过,做个常胜将军,因为“胜”意味着水平高,赚得多,意味着一切,似乎只要常做常“胜”,交易之路已然登峰造极。但,大多数人这么想时,“胜”的意味,是“胜率”居多吧,而不是“胜利”,这就是问题。
我最初就觉得,“胜率”太美好了,凡是美好的东西,都有陷阱。我觉得大师们,也不是依赖“高胜率”存活下来的吧。所以一开始,我就对“胜率”很避讳,就如同我避讳“马丁策略”一样,所以从未碰过,尽管它那么诱人。可能是因为我做交易的初心,不是为了暴发,不是捞一把就走,暴发容易暴毙,而我,想把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由于我对“胜率”的过分避讳,导致了一个问题——它成了我的短板。我现在的胜率太低了,非常糟糕。过去的一两年里,我都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说过,我们在交易里欠缺的任何一项能力,都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成为我们的致命一击。交易者最该敬畏的,就是“木桶效应”,事实上,我们无法在不牵动别的方面的情况下,单独提高某个短板,或者说,我们无法刻意去追求某个单项的提升,但凡事有先后,由于“胜率”是我现在能想到的最后一块短板,解决起来就变得特别的难。
那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不推倒重来呢?这个东西吧,我还真想过无数次,结论是:大可不必。但凡做交易有些年头的人,都有不少反复验证过的经验,这些经验自有它们的价值,如果一味地推倒重来,时间上浪费不起,别忘了,交易的成本就是时间。我依然坚定地认为,交易之路一定是缝缝补补的,你要是觉得这不完美,那你做不了交易。交易之道,缺啥补啥,小心求证,谨慎推翻。
那“胜率”对交易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少呢?我现在觉得,很大。或者我们先退一步说,胜率极低无疑会导致交易不好,比如我现在这样。如果一个交易系统,表现出来胜率一般,其实在胜率这块,它就很好了,除非你是追求高胜率的系统。因为胜率一般,就代表它没有很严重地拖后腿,使得你的交易策略能顺利执行,就能带来或多或少的交易期望了,它就不算短板了,持续优化你的系统即可。在我看来,除非胜率太低,否则它对交易的绝对影响,远不如“盈亏比”来得重要。这个以后再说。但如果我们在胜率已然还行的基础上,还刻意去追求更高的胜率,我觉得是会出问题的,很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如果抛开止损,那么市场很简单,只有涨跌、一目了然,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加上“止损”这个要素,市场的变化——对于我们的交易来说——是无穷的。在一个无数种组合的市场里,我们不可能做到逆天的胜率,“马丁策略”在爆仓之前可以做到不错的胜率,但本质上它利用的是数学和逻辑的心机,跟市场耍心机,后果自负。但凡我们去看一个成功交易者的操作,胜率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惊艳,就是因为市场的特性决定的。你要是拿着单子非要不计止损、撑到浮亏变浮盈,那你当我没说。
其次,交易想要盈利,必然是“以小止损换大盈利”,不然还能怎么样呢?这一“小”一“大”,就是交易这行可做的内在逻辑,做交易靠得就是这个逻辑,离开了这个,那我们在做什么呢?假设我们止损足够大,那我们大概率会盈利,或多或少,只是,这算“胜率”吗?真正的“胜率”,是建立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之下的,是基于这个前提、无数个订单的结果统计出来的,换句话说,真正的“胜率”,是自然呈现,而不是刻意追求。前面说的一“小”一“大”,也就注定胜率有上限,而且上限并不高。如果我们真的做到了纪律性,真的严格执行了交易系统,就会很自然的感觉到,其实真实的“胜率”都不会太高,比起掷硬币,也好不到哪去,面对市场,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底气。
好在,胜率决定不了交易的成败,某种程度上。决定交易成败的,依然是那些更危险的东西:重仓、扛单、情绪化……单就胜率来说,太低了确实影响很大,但要把它做到不拖后腿的水平,是可能的。对我个人来说,把胜率做到四十上下,我就非常满意了。我不刻意,也不急,不断精进,让它自然呈现吧。
先就想到这里。
已编辑 10 Jan 2024, 20:20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