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看过《天道》这部电视剧,其实它是改编于一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相较于电视剧,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深刻。
金融市场中,人性在满天飞,大家的差异性就在于,谁更能控制住情绪,谁更能把控人性,谁坚持到最后剩了一口气,谁就是赢家。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交易心理哲学类的书,读起来故事连贯,多条主线穿插,趣味性比较足。
书中的金句不断,很多观点引人深思,我看了多遍,几乎每一遍都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今天就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我今天一边梳理书中的情节,一边将自己读书的感悟分享给大家,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交易上的启发。
浅聊一下整个故事梗概。
这本书的男主角叫丁元英,他是一个私募的基金经理。这个私募的资本来自于德国,主要在国内运营,他曾靠着自己对人性和强势文化的解读,帮助这个基金在11个月里获得了82%的巨额回报。同时,他也觉得帮助外资来割国人韭菜有愧于心,所以即使自己的巨额资产被冻结,也不惜强行解约,回到国内一个小城市隐居。在隐居的过程中,认识了警察芮小丹,一个至纯至善,心性极其纯粹的女子。芮小丹期望丁元英可以带着王庙村脱贫,于是丁元英设计了一个商业策略,在音响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虎口夺食,强势抢占了市场,让王庙村的绝大多数农民都有了生计。在这场商战中,有的人因为自己的狂妄骄傲落入了敌人的陷阱;有些井底的人因为贪婪与恐惧,只扒着井沿看了一眼又掉了下去;也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耐心和坚持,最终赚得盆满钵满。整个故事非常有趣,引人深思,接下来我会挑比较精华的内容来做分析。
关于金融市场的本质。
芮小丹问丁元英,为什么停了私募,丁元英的回答就是揭露了金融市场的本质。他说:股票的暴利并不产生于生产经营,而是产生于股票市场本身的投机性。它的运作动力是,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口袋里去,这个市场运行的规则就是,把大多数羊的肉填到极少数狼的嘴里。私募是从狼嘴里夹肉,这就要求你得比狼更黑更狠。我们的股票是一个投机市场,你要在主力砸下的时候敢买,又得在主力拉伸后出货前跑掉,而这一切都在主力的掌控之中。想靠这个赚钱无异于虎口夺食,主力利用人性去割韭菜,所以这个领域的高手大多数都研究道。所以之前有朋友质疑过,为什么一聊到交易,张口闭口都是道,这到底是出自于本意,还是装13?从丁元英的这些话中就可以看到,交易本就是一个零和博弈,你想从别人的口袋里拿钱,你就得知道他在想什么,想他所想,预判他的所作所为,你反其道而行,才能在虎口抢到一块肉。所以我之前也一直强调一句话,金融市场永远在变动,走势也永远不可预测,金融市场唯一不变的是人性。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知道在金融市场赚钱的根本是什么。
关于风险的认知。
这个故事的结局很真实,也很残忍。女主芮小丹为了追求绝对的理想与信念,最终牺牲了自己,抓到了罪犯。她的死是很残忍的,失去了双腿和半边眼睛,还坚持着爬向罪犯,最终决定用一颗子弹让自己体面地离开。很多人看到这个地方都觉得这是一个绝美的正义与理想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在我看来,这涉及了一个很重要的风险预知的问题。丁元英作为一个私募大佬,事先分析风险是他的本能,再加上他研究如是道家马克思主义,明白因果循环的规律,所以他考虑问题比较长远。他曾经劝芮小丹离职,因为他深知芮小丹是一个无惧风险,为了正义可以献身的这么一个人,所以他虽然明白劝导无用,还是依然开了口。女主的性格放在爱情里,就是简单纯粹,敢爱敢恨,但放在事业中,或者我们延伸到交易中,最终她的结局是非常惨烈的。就像很多人做交易一样,为了肾上腺素分泌那一瞬间的刺激感,为了心中对交易的“爱与理想”,严重高估了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即使粉身碎骨都不带怕的,最后的结局就跟女主一样,在爆炸中遍体鳞伤,最终惨淡离场。我们都不是圣人,我们之所以要做交易就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为了活下去,才能赚到钱。所以我们必须对风险有认知,把目光放长远,只有活下来,才有赚钱的可能性。
关于贪婪与恐惧。
在音响的这场商战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叶晓明,冯世杰,以及刘冰。这三个人都是王庙村的村民,也都是音响的发烧友。他们三个人持有丁元英策划的音响公司(格律诗)的股份共计49%。起初之所以他们愿意持股,就是因为对丁元英这个大神的瞻仰,也就是文中频繁提到的“弱势文化属性”,很多弱势群体渴望救世主的出现,来带他们走向一个更高层的阶级,而丁元英就是他们的救世主。这类人群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不够独立,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思维,所以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所支配。在这场商战中经历了一些波折,丁元英用一些炒作手段把音响的知名度拉升后,又以略高于成本价的价格疯狂出售音响,而这个价格是完全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价,有扰乱市场经济的嫌疑。所以竞争对手马上跳入了陷阱,用扰乱市场秩序的罪名起诉格律诗音响公司。然而,这恰好让格律诗最终碰瓷成功,名声大噪。但在被起诉的过程中,竞争对手声称要600万的赔偿。当看到这个这个巨额赔偿的时候,这三个市井小民马上乱了阵脚,又是上门道歉,又是低价退股,当他们都舒了一口气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转机。格律诗被证明没有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最终胜诉,公司市值翻了几十倍。这个时候三个人都彻夜难眠,尤其是刘冰,人性中的贪、嗔、痴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最终他也为自己的欲望付出了代价,跳楼自杀。文中不断提到的一句话:总有人爬到了井沿看了一眼,饱了眼福苦了贪心下了地狱。这种情景像极了交易中的我们,遇到交易不顺的时候,无法坚持自己早期的判断,恨不得马上落袋为安。而平仓之后,行情马上走出大趋势,自己把腿都拍肿了,也改变不了事实。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只会把你推上井沿,随后又狠狠落下去。
关于骄傲与自大。在这场商战中,还有一位很悲壮的角色,就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乐圣公司的董事长林雨峰。他是一个很傲慢自负的人,这点从乐圣公司的标语中就能看得出来:乐圣公司只有矛没有盾,乐圣公司的旗帜上永远只有6个字,进攻,进攻,进攻。所以丁元英在看到这些标语之后,就明白林雨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预判了他的人性和行为,所以才挖了个坑给他跳。书中的另一位高人周剑华对林雨峰也这样讲过:你这种性格早晚是要栽跟头,即便没有格律诗事件,你也会在别的事上栽跟头。最终林雨峰失败之后,经受不住打击,选择自杀解脱。宁可死也不愿意认输,完成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他自己看来,自己成全了自己的骄傲,但在我们第三方视角看来,他根本没这个必要。因为败诉不代表结束,两家公司合作,只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依然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为了自己的骄傲可以连生命都放弃,这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在交易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做交易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早期撞了“新手运”,觉得自己交易能力超群,自视甚高,结果遇到行情走反也死扛。甚至有人亏损着亏损着,就走到了一个几近偏执的状态,接受不了亏损带来的挫败感,疯狂下单,想着就是不信邪,最终情绪失控,导致爆仓。在交易中,我们一定要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也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只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明白能拿到手的利润才是自己的。
关于等待与坚持。
这场商战中有两个很成功的人物,一个就是饭店的老板欧阳雪,一个是丁元英的前助理肖亚文。欧阳雪有一些观点我是非常欣赏的,她说自己擅长的事情就是开饭店,她是一个非常踏实肯干的女性,所以当丁元英让她投资开音响公司的时候,她也表达了自己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所以她对资金不加杠杆。而另一位女性肖亚文,早期就意识到丁元英的能力,帮助他租房,处理一切事物,眼光非常长远,不计回报地、超预期地帮助丁元英,最终丁元英绕了一个圈,把整个商战中最大块的利益推到了她的手中。这两位女性可以说是这本书中的财商担当了。欧阳雪是跟着那三个市井小民一起经历的整场商战,而且她还持股51%,后来还收购了三人的股份,把全部的压力都背在自己身上。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未知的一切,她依然擦着眼泪,咬牙坚持住了,所以最终赚到了钱。而肖亚文更是智慧十足,她认准了丁元英的能力,所以提前布了局,即便不知道这些布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回报,但是她依然不计代价地去做,这种长远的眼光和格局令人佩服。在交易中,这种长远的眼光非常重要。做交易有起有伏,如果只是在意眼下的一笔交易的盈亏,那么就会像那三个市井小民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等待在交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连等待机会的耐心都没有,只是想要急功近利地赚大钱,赚快钱,那么金融市场并不适合你。这个时代节奏很快,信息很爆炸,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交易,都需要有沉下心来的勇气和能力,把格局打开,才能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
关于忍与能。
书中丁元英在到访王庙村,看着大家干活的时候说了一段话,我印象比较深刻。他说: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有人觉得做交易真辛苦啊,需要学习那么多的东西,学习指标,学习交易系统,还要复盘,还要接受可能失败的事实,不如一把梭哈来得痛快自在。其实这世间万物,哪有什么轻松的事情呢。如果你就是想很轻松、很愉快地就赚到钱,那大概率是要被割韭菜的。只有你吃了别人吃不了的苦,忍了别人受不了的罪,就像书中说的,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拼的就是不是人,你才有可能赚得到别人赚不到的钱。可以问一下自己,你在交易中算是勤奋的人吗?我之前强调过交易复盘的重要性,而复盘的过程非常乏味与枯燥,极其考验耐心,但想做到盈利,复盘又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但即便我如此强调,真正按我说的做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叫嚷着亏损,苦恼,却又不肯下苦功夫,那么怎么才能走到盈利呢?靠着天降的神奇的交易系统?还是外来的“救世主”?我知道这话很扎心,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清醒,不要做书中的“弱势文化群体”。只有强势文化才能拯救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关于人性的弱点。
书中有个情节很有意思,丁元英的一个好朋友,正天集团的总经理韩楚风,咨询他关于是否竞争总裁职位的论述。丁元英当时的建议是,让他先不要去竞争,让两位副总裁先上,让他们内耗两败俱伤之后,让董事会看清楚谁是真正干事的,谁是争权谋利的。最后的结局也如他所愿,韩楚风坐上了总裁的位置。当时韩问丁:他们要是不内耗呢?丁: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最后这句话太经典了,文化属性是什么?普世的思考方式,行为规律,或者说人性。交易市场中,人性是永远不会泯灭的,绝大多数交易者都会随着人性的弱点,去做错误的交易,这不以交易者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交易世界的常态。两位副总裁一定会内斗,这是他们的人性所致,绝大多数交易者一定会犯低级错误,这也是人性所致。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站在第三方视角,利用这种人性,为我们的交易赢得先机。比如有的人在震荡中容易被洗出去,那我们就坚持持仓;有的人交易没章法,那我们就制定交易规则;有的人侥幸扛单爆仓,那我们就严格止损。其实我们非常了解交易中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就是做不到逆人性而行,但这也是我们要修的交易之道啊。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和情节,我就不在这里全部展开了,你们感兴趣的话还是可以去读一下原著。另外今天没有讲很多男女主之间的爱情故事,网上也有很多分析他们的文章,我就不凑热闹了。最后用芮小丹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文章: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希望大家都能悟道。共勉❤️码子不易点个关注共同进步🌹谢谢!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