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拆解交易系统,打造稳健盈利模型

avatar
· 阅读量 115

 

四维拆解交易系统,打造稳健盈利模型


 

在交易的世界里,一个成熟交易系统的诞生往往要历经三个关键阶段。最初,交易理念萌芽,它或是高深的理论,或是实用的技巧,亦或是任何你认为能带来收益的想法。紧接着,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策略,明确进场时机、止损和止盈等核心操作要点。最后,把这些要素固化为清晰的交易规则,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系统,即任何人按照该系统信号操作,绩效都不会有差异。

 

通常来说,一个成功的交易系统,需在长时间内保持大盈小亏的状态,至少要通过历史行情的检验。但在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从四个维度深入分析交易系统,以此评估其盈利能力,并明确未来的优化方向。

 

第一个维度是胜率,即盈利交易笔数和亏损交易笔数在总交易笔数中的占比。

 

第二个维度是盈亏比,也就是每次盈利的平均金额与每次亏损的平均金额之比。

 

第三个维度是摩擦率,由于市场是零和交易,每笔交易都需支付手续费等费用,无论交易盈亏都无法避免,这个费用率就是摩擦率。

 

第四个维度是交易频率,指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如一年)发出交易信号的次数。

  

四维拆解交易系统,打造稳健盈利模型

这四个维度与交易系统的盈利能力紧密相关。高胜率就一定能盈利吗?答案是否定的。极端情况下,即使连续99次交易都盈利,但只要出现1次100%的亏损,最终收益仍会归零。高盈亏比就能盈利吗?也不一定。比如平均盈利3,亏损2,但如果每盈利1次就伴随2次亏损,最终还是亏损。因此,胜率需与盈亏比结合,才能构成常见的交易系统数学公式:总盈利 = 盈利次数×平均盈利金额 - 亏损次数×平均亏损金额。此外,摩擦率自然是越低越好,它是实实在在的交易成本;而交易频率也很关键,若一个系统一两年才出现一次交易机会,显然并非优质系统。

 

交易系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基于振荡行情的振荡交易系统和基于趋势行情的趋势交易系统 。振荡交易系统旨在从振荡行情中获取最大收益,同时规避趋势行情带来的亏损;趋势交易系统则恰好相反。从四个维度对比来看,振荡交易系统通常要求胜率高于50%,盈亏比相对宽松(可低于1);因交易频繁,所以需要极低的摩擦率,这类系统依靠大量交易累积利润,像日内炒单就需将摩擦损耗压到最低,其资金曲线较为平滑,回撤较小。而趋势交易系统对胜率要求不高(可低于50%),但追求高盈亏比(如进3退2甚至更高),摩擦率要求相对宽松;由于交易频率低,较高的交易费用也能接受,资金曲线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当然,也可以设计出结合两者的交易系统,不过构建过程会更为复杂。

 

参数优化和资金管理是提升交易系统绩效的两大关键。先看系统盈利能力与参数优化的关系。即便一个系统在特定参数下通过了历史行情测试,但在实际交易中也未必能盈利。问题可能出在两方面:一是理想化测试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比如测试中的平仓在实际中可能是停板,或者与测试行情的特殊性有关;二是实际操作难以完全遵循系统的机械化要求,导致盈利系统变成亏损。第一种情况可通过调整参数优化,第二种情况则需调整系统,使其与人更好地适配。不同参数可能决定同一系统的盈亏,所以参数优化至关重要。

 

再看系统盈利能力与资金管理(主要指仓位控制)的关系。振荡交易系统依靠多次小盈利累积利润,所以多数时候初始仓位较大,且在趋势可能出现时严格控制止损,因此更注重参数优化。而趋势交易系统允许更多试错,目的是让利润充分增长,所以资金管理在其中的作用更大。对于趋势交易系统,一方面要通过参数优化提高胜率,提升利润率,毕竟不同品种、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最优参数;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盈亏比提升利润率,有时仓位管理甚至比参数优化更关键。只有深入理解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不断改进,才能持续提升交易绩效。

  #交易日常心得分享#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