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交易观:交易一般会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交易观被很多人拿过来解释过新手要经历交易的三个阶段。但我看了很多的解释,对于第三个阶段的解释总是非常的模糊,要么是用一个抽象的比喻带过,要么直接不去直接解释,没有看到过一个很好的语言去解释第三阶段。
对于第一个阶段,大家都很好理解。在刚刚接触交易的时候,我们只会简单的根据最近的K线,或者消息来判断接下来的走势,比如如果K线多头排列,我们就会直接去做多。而如果K线空头排列,我们就会简单的去做空。当我们接触到指标后,可能我们就会根据所谓的金叉来做多,死叉来做空。或者布林带的上轨做多,下轨做空。这样的例子会有很多。简单的来说,就是看到什么信号,就会根据信号的提示来操作。这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新手福利期,因为这个阶段,我们总会产生一种幻觉,就是做什么赚什么,不知道亏损为何物。这个时候哪怕有偶尔的信号失效,我们也不会太在意,因为我们总是坚定的认为,信号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信号给出了错误的提示,那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的信息不够多,主观上我们就会认为,只要我们知道的信息足够多,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信号。此时我们就像海绵,不断汲取各种各样的交易知识,交易指标,幻想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个真正正确的信号来让我们的交易盈利。
在第一阶段里,哪怕出现了亏损,我们也会坚定不移的执行那个信号。但这个好心态不会持续太久,当我们在第一阶段爆仓过后,我们就一定会开始反思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里,我们开始对曾经坚持过的东西产生怀疑,开始用盈亏来倒推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是错。我们会开始怀疑,K线多头排列不一定代表可以做多,空头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力变成反转信号。金叉或者死叉也不能代表做多和做空。哪怕设置的止损可能还是会产生钝刀子割肉的效果。这种种的怀疑,让我们重新审视之前所认为正确的东西。
当我们走到第三阶段的时候,其实这一阶段和第一阶段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对信号的认知。如果说第一阶段是看多是多,看空是空。那第三阶段的详细解释,就是不在一开始判断多空,只尊崇信号。如果要有逻辑来判断,就是说,第一阶段,是信号》多/空》开仓/平仓。第三阶段是信号》开仓/平仓。我们不会在第一时间按照我们的主观理解去给信号按一个判断,而是任行情自己发展。如果真的走出的多头行情,并且我们持有的仓位也是多头,那当然是最好的,说明我们的信号和市场共振了。而如果我们持有的仓位是多头,而市场却是下跌的,那只能说明此时信号处于失效阶段,我们不用刻意去调整,只要我们的交易系统在盈亏比和胜率的双因子计算下是有正收益的,那一次的盈亏并不会影响我们帐户稳定盈利的基调。相反,如果我们不能摆脱第一阶段的那种思考模式,那我们的主观意识一定会影响我们的操作模式,从而无法让交易客观的进行,导致交易系统操作层面的失效。只有当这一段行情彻底走完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说这段行情是多是空。
当然,要在交易一开始忽略市场走高还是走低的态度是很难的,说明我们已经对市场没有任何主观上的期待。而要放下这样的预期,也是交易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如果对盈利太过于执着,那很难放弃在交易一开始给自己的仓位多空去定调。但如果这样去做的话,那势必会导致心态和动作上的不一致。毕竟大家都是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去交易,但交易本身就是零和博弈,如何能战胜对手,只能比对手少犯错,别无他法了。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