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过一句话

avatar
· 阅读量 76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件事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楚,那你可能还没真正理解它。” 投资里的 “信息过载”,本质是 “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了”—— 券商研报的复杂模型、AI 推送的海量数据、论坛里的多空争论,大多是 “杂音”,真正决定投资成败的 “核心”,其实就那两三件事。用芒格的简化法,我们能轻松从 “信息迷宫” 里走出来。


芒格 “简化法” 的本质 —— 不是偷懒,是抓关键


很多人觉得 “简化 = 不专业”,其实芒格的简化法是 “穿透复杂表象,找到不变的核心”—— 就像你判断一家餐馆好不好,不用看它的厨房装修、服务员学历,只要看 “菜好不好吃、人多不多、回头客多不多” 这 3 件事;投资也一样,不用看财报里的每一个数字、AI 分析的每一个因子,只要抓 “决定公司长期赚钱的核心”。

芒格自己投资可口可乐时,从没想过 “用 DCF 模型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只抓了 3 个核心:

  1. 人们会不会一直喝可乐?(刚需);
  1. 别人能不能做出比可乐更受欢迎的饮料?(护城河);
  1. 公司能不能每年分更多钱?(盈利能力);

至于 “某季度营销费用涨了 5%”“某地区销量降了 2%” 这类信息,全被他归为 “杂音”—— 事实证明,这 3 个核心判断,比任何复杂分析都管用,37 年赚了 29 倍。

用芒格 “简化法” 拆信息 —— 先筛杂音,再抓核心


面对海量投资信息,我们按 “两步走” 就能简化:先删掉 “90% 的无用信息”,再锁定 “3 个核心判断点”,复杂问题瞬间变简单。

第一步:先筛 “杂音”—— 这 5 类信息,看都不用看


芒格说 “知道该忽略什么,和知道该关注什么一样重要”。投资里的以下 5 类信息,全是 “杂音”,直接忽略:

  1. 短期股价波动:比如 “某股今天跌了 3%”“某股涨了 5%”—— 股价每天的涨跌,就像餐馆每天的客流量波动,不代表 “餐馆好不好”,更不代表 “公司好不好”(可口可乐 1998-2012 年 14 年股价没涨,却一直赚钱分红);
  2. 冷门财务数据:比如 “某季度预付账款增加 1000 万”“某科目资产减值 200 万”—— 这些细枝末节对长期投资没影响,就像你不用看 “餐馆买菜花了多少钱”,只要看 “是不是一直赚钱”;
  3. AI 的短期信号:比如AI 提示某股“超买”“该卖”“AI 推荐”“热点赛道”——AI 抓的是短期数据规律,却不懂公司本质,就像它会因 “卫龙某周销量跌 5%” 发警报,却看不到 “蔬菜制品全年涨 44%” 的核心趋势;
  4. 论坛的多空争论:比如 “有人说某股要涨翻倍,有人说要跌退市”—— 大多数争论是 “情绪发泄”,不是基于事实,就像网上有人夸餐馆好吃、有人骂难吃,不如自己去吃一次看真相;
  5. 行业冷门报告:比如 “某机构发布《2025 年辣味零食包装趋势报告》”“某研报分析‘可乐瓶盖材料革新’”—— 这些边缘话题不影响公司核心盈利,就像餐馆的 “餐具设计” 不影响 “菜好不好吃”。

第二步:再抓 “核心”—— 不管什么公司,只盯 “3 个不变的关键”


筛掉杂音后,剩下的 “核心信息” 其实很简单。芒格不管投资什么公司,都会回归这 3 个本质问题,我们套用到消费股(比如可口可乐、卫龙)上,直接能用:

核心 1:产品是不是“每天见、离不开”?(刚需性)


这是公司长期赚钱的 “地基”—— 产品如果是 “偶尔买一次” 的非刚需(比如网红潮牌、小众奢侈品),再火也容易凉;如果是 “每天见、离不开” 的刚需(比如可乐、牛奶、辣条),就算经济不好,大家也会买。

  • 可口可乐:你去超市、便利店、餐馆,几乎都能看到,夏天更是离不开,这就是 “刚需”;
  • 卫龙:超市收银台、学校门口小卖部,都有它的辣条,年轻人追剧、加班常吃,这就是 “刚需”;
  • 反例:某网红气泡水,你不会每天喝,超市货架上也常积灰,这就是 “非刚需”,再火也不是核心好标的。

判断法:你每周会不会主动买它的产品?身边 10 个人里,至少 5 个用过 / 吃过?符合就是 “刚需”,不符合就 pass。

核心 2:对手能不能“抢饭碗"?(护城河)


刚需产品很多,但能长期赚钱的,一定有 “对手抢不走的本事”—— 这就是芒格说的 “护城河”,不用复杂分析,看 “生活里的竞争真相” 就行。

  • 可口可乐:对手想做 “一样火的可乐”,不仅缺 “百年品牌信任”,还缺 “全球 190 多个国家的渠道”,砸再多钱也抢不走饭碗;
  • 卫龙:对手想抢辣条生意,缺 “童年记忆的品牌粘性”(80 后到 00 后都认卫龙),还缺 “超市里 60% 的蔬菜制品货架占比”,根本拼不过;
  • 反例:某普通瓶装水,对手只要降价 5 毛,顾客就会换品牌,这就是 “没护城河”,赚的是 “辛苦钱”,不是 “安稳钱”。

判断法:如果有家新公司想做一样的生意,你觉得它能轻松超过现在这家吗?“很难” 就是有护城河,“很容易” 就没有。

核心 3:公司是不是“一直赚钱、能分红”?(盈利性)


光有刚需和护城河还不够,得 “真赚钱”—— 而且是 “连续赚钱、能分红”,这说明公司的盈利不是 “昙花一现”,而是 “稳定可持续”。

  • 可口可乐:连续 63 年提高分红,2025 年净利润 106.49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95 亿美元,是 “印钞机” 级别的盈利;
  • 卫龙: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 7.36 亿(同比增 18.5%),账上 40 亿现金没负债,每年能稳定赚钱,未来还能分红;
  • 反例:某公司某季度赚了 1 亿,但前 3 年都在亏损,这就是 “不稳定盈利”,就算有刚需,也可能突然爆雷。

判断法:打开股票软件,看 “近 5 年净利润是不是都为正”“有没有连续 3 年分红”—— 两个都满足就是 “稳定盈利”,缺一个就谨慎。

用芒格 “简化法” 看可口可乐、卫龙 —— 复杂信息变 3 句话


1. 可口可乐的 “简化判断”:


杂音:某季度北美销量降 3%、包装成本涨 2%、AI 提示 “短期超跌”;
核心 3 点:
  • 产品:每天见、离不开(刚需);

  • 对手:抢不走品牌和渠道(护城河);

  • 盈利:连续 63 年分红、净利润超 100 亿(稳定赚钱);


结论:值得长期持有,短期杂音不用管。

2. 卫龙的 “简化判断”:


杂音:某网红零食博主吐槽 “卫龙太咸”、某季度营销费用增 15%、AI 提示 “估值偏高”;
核心 3 点:
  • 产品:超市常见、年轻人常吃(刚需);

  • 对手:抢不走货架占比和童年记忆(护城河);

  • 盈利:连续 5 年赚钱、蔬菜制品涨 44%(稳定增长);


结论:符合核心标准,短期杂音忽略。

3 个 “简化习惯”,彻底告别信息焦虑


1. 定 “信息摄入清单”:只看 3 类有用信息


每天只花 10 分钟看以下 3 类信息,其他全不碰:

  • 公司动态:有没有 “产品下架、造假、连续亏损”(核心 3 点里的 “刚需 / 盈利” 会不会变);
  • 分红情况:每年有没有涨分红(验证 “盈利稳定性”);
  • 货架观察:周末逛超市看 “产品陈列是不是还占 C 位”(验证 “刚需 / 护城河”)。


2. 用 “一句话测试”:说不清楚就别碰


如果有人推荐某只股票,你问自己:“能不能用‘产品 护城河 盈利’3 句话说清楚它为什么好?”—— 说不清楚,说明你没理解,就算信息再多也别碰;能说清楚,才符合芒格 “真正理解” 的标准。

比如推荐卫龙,你能说:“① 产品是年轻人常吃的辣条(刚需);② 超市货架占比高,对手抢不走(护城河);③ 连续 5 年赚钱,还在扩健康品类(盈利)”—— 这就是 “真理解”,可以关注。

3. 设 “纪律止损”:别被杂音带偏


提前定好卖出标准,只有满足以下 1 个条件才卖,其他杂音(比如短期跌、别人看空)都不动:

  • 核心 1 破了:产品没人买了(比如超市里卫龙货架全撤了);
  • 核心 2 破了:对手抢走饭碗(比如某品牌辣条占比超过卫龙);
  • 核心 3 破了:连续 2 年不分红 / 亏损(比如可口可乐突然不分红了)。

就像芒格持有可口可乐 37 年,再大的市场波动,只要核心没破,就坚决不卖 —— 这就是 “简化法” 的终极落地:用纪律拒绝杂音干扰。

芒格 “简化法” 的口诀


  • 筛杂音:短期波动、冷门数据、多空争论,全不看;

  • 抓核心:产品刚需、对手抢不走、连续赚钱,盯 3 点;

  • 守纪律:核心不破,就持有,别被情绪乱带偏。


芒格之所以能在复杂市场里稳赚几十年,不是因为他懂的信息比别人多,而是因为他 “懂的都是核心,忽略的都是杂音”。对我们来说,投资不用成为 “数据专家”,只要学会 “用简单的 3 个问题,穿透复杂的信息迷雾”,就能像芒格一样,把投资变简单,把钱赚安稳。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