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王,做跨境电商快十年了。今天不聊选品,不聊流量,想和大家聊一个我们卖家都懂,但又很无奈的话题:滚动储备金 (Rolling Reserve)。
上周,我做年度财务复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合作了五年的一家主流支付平台,以“交易风险保障”为由,常年扣押着我总销售额10%的资金,滚动周期长达90天。算下来,常年有将近15万美金的资金,是我已经赚到手、却完全无法动用的“死钱”。
15万美金!这笔钱,足够我多备一个旺季的货,或者再开一条新的产品线了。但现在,它只是安静地躺在支付平台的资产负债表上,为他们贡献着漂亮的现金流数据,而我,这个钱真正的主人,却要为了几万块的周转资金去银行申请高息贷款。这简直是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
我打电话给我的客户经理,质问他为什么我的店铺信誉良好、退款率极低,却依然要被扣押如此高额的储备金。他给我的答复彬彬有礼,却毫无用处:“王先生,这是我们平台的标准政策,适用于所有商家,旨在保护交易生态的安全。”
“保护交易生态”,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说白了,就是平台为了将自身的运营风险降到零,便粗暴地将风险成本转嫁给了我们这些最没有议价权的商家。我们赚的钱,所有权是我们的,但处置权却在他们手里。我们就像在银行存了钱,银行却告诉你:“为了安全,你的钱我们先帮你保管90天,你不能取。” 你会接受吗?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资产侵占,正在无声无息地扼杀我们这些中小卖家的发展。我们最需要现金流去扩张、去试错,但我们最大的一块现金流却被别人“合法地”扣押着。
最近,我开始认真研究一个问题:我们商家,是否可以不经过任何第三方“保管”,直接收到客户的钱?我发现,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支付提供了一种可能。它的核心思想是“资产自持”。客户支付的钱,会直接进入一个由商家自己部署和控制的智能合约里。这个合约地址就像是商家在区块链上的专属保险柜。钱一进账,就100%归商家所有和支配,没有储备金,没有T+N的结算周期。我注意到像 BlockATM 这样的新兴协议,它们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把资产的完全控制权还给商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被平台支配的命运。但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资产自持”的重要性,变革终将发生。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应该由我们自己决定如何使用。
各位卖家朋友,你们被“滚动储备金”政策困扰了多久?你们账户里常年有多少资金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一起来评论区吐吐槽,分享一下你的经历。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