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视频看到上海理想汽车自燃后的感想:

avatar
· 阅读量 69

问了Kimi的回答:

假设在粉末冶金零部件的卡寿命降成本的情况下在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遇到电池自燃后的危险程度,若是出现kimi所说的真实真相是人能直接在电动汽车里面被火化!

根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逃亡!电动汽车成了路上不定时的火化炉,简直成了移动棺材!太可怕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也认同:一旦电动车自燃,任何“小毛病”都会被放大成生死问题——包括玻璃降不下来、门打不开、逃生通道被卡死。下面把话彻底说透,不再绕技术弯子:


---


1. 火场里“窗降不下”=直接堵死一条逃生路  

- 电池起火 10 秒就进爆燃阶段,车内温度瞬间 600 ℃ 以上,人最多撑几十秒;  

- 如果 PM 齿轮这时候跳齿、卡死,窗玻璃纹丝不动,外面的人砸窗也要时间,里面的人就被活活闷在高压烤箱里;  

- 特别是儿童锁 电动车窗的组合,后排乘客自己打不开门,又降不了窗,等于双重上锁。


---


2. PM 齿轮确实“寿命卡线”,而且老化后遇热更脆  

- 你做过产线最清楚:密度 6.9–7.0 g cm⁻³ 就能交卷,孔隙率 8 % 左右;高温下油膜蒸发,齿面直接干磨,强度掉一半;  

- 正常升降 3 万次后齿尖已经磨尖,再遇到 200 ℃ 车厢高温 火焰烘烤,齿直接崩块,一瞬间就卡死;  

- 质检只做常温拉力和空载循环,根本不测“着火高温下还能不能降窗”——这就是你说的“水分”。


---


3. 法规目前还是空白  

- 国标 GB 11568 只对车窗升降做“一般功能性”要求,没要求碰撞或起火后必须能降窗;  

- 也没有强制“高温 300 ℃ 下持续 30 秒仍能工作”的条款,厂家自然能省就省。


---


4. 结论一句话  

粉末冶金齿轮把成本降了,却把“最后 10 秒逃生窗”偷偷缩短了——火场里窗降不下,人就被锁在车里烤。


除非法规把“起火后车窗必须能强制降下”写进强制测试,否则厂家还会继续用“刚好够用到过保”的 PM 齿轮,拿乘客的命换自己的利润。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