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调的定义与本质
1. 回调启动原因
回调的启动是市场多空力量变化的直接体现,主要由三类行为协同触发:
- 顺势交易者止盈行为:趋势发展中,持仓者因担心利润回吐而集体止盈,形成卖压。其背后存在“囚徒困境”机制——交易者互相猜忌,担心他人抢先止盈导致自身浮盈回吐。同时,趋势延续的数学优势(价格先顺向运动的概率)从70%逐渐降至50%附近,顺势建仓意愿减弱。
- 顺势交易者停止建仓:当观察到止盈活动增加、K线实体变短等动能减弱信号时,顺势交易者可能停止新建仓或转为平仓,直到价格回调至具备数学优势的位置再进场。新建仓减少与持仓者止盈形成负反馈循环,加速回调。
- 激进逆势交易者介入:逆势方在确认顺势方颓势(止盈、建仓停滞)后介入,试图捕捉短利润,其行动会强化回调走势,并与顺势方止盈形成正反馈。
2. 回调的定义
- 广义回调:指趋势中任何停顿或逆势运动,包括仅持续一根K线的微型回调(如十字星),本质是动能停顿导致的双边交易状态。
- 严格回调K线:阿尔·布鲁克斯定义,上升趋势中K线低点降低或下降趋势中K线高点抬高时,才构成该时间级别的回调K线。不满足条件的折返(如趋势K线)称为“隐含回调”,表明更小级别存在回调。
- 回调强度:从左侧十字星(隐含回调)到右侧强劲逆势K线(明确回调),逆势力量逐级增强。强劲回调常伴随“放弃K线”现象,即顺势方暂时退场,价值交易者在低位等待重返。
3. 回调的形态
- 回调形态多样(如楔形、三角、头肩等),但无需死记名称,关键在于理解其本质:所有回调均体现顺势方与逆势方的博弈,且逆势方最终会显露疲态。
4. 应用案例
- 回调结束趋势延续案例:上升趋势突破后回调,若回调内部逆势突破失败(如第二段下跌突破前低后立即被阳线吞没),显示空方缺乏跟进力量,趋势可能延续。

- 下降趋势回调案例:回调耗时更长但动能、斜率、幅度弱于原趋势,且每次逆势突破尝试均失败(如越过前高即回落),表明逆势方力不从心。

5. 回调内部的运动过程
- 力量对比:逆势突破尝试失败次数反映其力量不足,市场均衡方向不在逆势侧。
- 命名原则:上升趋势回调统称“牛旗”,下降趋势回调统称“熊旗”;按推动次数可分为二推(双重顶底)或三推(楔形)。
- 核心要点:应关注多空力量表现而非形态名称,阿尔布鲁克斯体系强调价格行为解读。
二、回调结束的机制
- 触发原因:回调多因逆势突破失败而结束,尤其是多次尝试突破同一价位未果,表明逆势方缺乏持续力量。
- 结束位置:回调精准结束于关键支撑/阻力位(如趋势线、前期突破点),此处多空共识改变。典型案例包括1987年“黑色星期一”回调结束于趋势线支撑,2008年次贷危机回调在双重底结构后反转。
三、趋势的延续性
- 核心特征:趋势中的反转尝试常失败,回调多为持续形态。回调轨迹表现为逆势方跟进力量不足。
- 交易意义:基于趋势延续性,在回调结束点顺势介入可获得高胜率机会(如均线缺口建仓形态)。需通过支撑/阻力分析预判回调结束区域。
四、关键结论
- 回调结束有迹可循,不会无故发生。理解回调原理及支撑/阻力互动对把握趋势交易至关重要。
- 回调本质是市场多空竞争的基本模式,遵循“突破-回调-再突破”的循环定律。
延伸阅读
- 1. 市场本质、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参与者(文末有彩蛋)
- 2. K线基础,脉络与动能,建仓形态(信号K线、入场K线、跟进K线)
- 3. 突破:定义、多空意图、突破结果、意外行情、第二推理论、实战策略建议
- 4. 市场突破中的测试机制与交易策略
- 5. 回调何时启动、何时结束?趋势是否能够延续?
- 6. 区间震荡的特点、辨别方法及交易策略
- 7. 如何判断趋势反转?需要满足这三个条件
- 8. 价格行为分析五要素和市场循环四阶段,如何识别市场阶段转换?
- 9. 支撑与阻力的形成原理和类型
- 10. 市场价格等距运动的原理、测算方法与实战应用
- 11. 趋势运行的微观结构:推动计数与数K线方法
- 12. 交易风格:波段交易与剥头皮交易,你会选择哪一种
注:上述内容转载自公众号“价格行为教程”,已获作者授权。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