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么,又开始玩“随机图”这种知乎N年前的老梗了。喵哥一年前就专门在另外一个回答里写过了。这里随便说几句。当然,任何话都是说给愿意敞开心扉去听的人听的。
任何交易所,金融市场都不是只单纯提供价格走势图让你去分析,它一定会配上成交量。
对于图表分析来说,量、价两个要素是不可分割的。
不仅如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财报还要公布十大股东,十大流通股东。
基金公司要公布十大重仓以及具体仓位。
社保基金也不能例外,也要公布持仓情况。
美国CFTC商品期货委员会会强制要求符合条件的市场参与者必须按时公开持仓报告。
全球商品ETF基金也需要公开自己的持仓。
所以,只有一个真正的交易外行才会到处张贴所谓的“随机图”邀人分辨。还声称分辨不出,市场就是随机,市场随机那么技术分析就无效。
一张走势图是很容易随机的,一份交易量数据也是很容易随机的。
但是一个真实市场的价格走势图和交易量(持仓量)的相关性,可不是随机的。
在虎扑上,经常有发帖xxx球员是不是球盲过滤器。
在交易上,抛开交易量(持仓量)来论证市场是否随机其实就是交易外行过滤器。
下面简单举个例证:

一年前关于“随机图”的一次回答,逻辑性还不强,但是意思还是如今的,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Le Le:均线是由股价牵引产生,为什么又反过来说均线成了支撑或压力?
也可以看看喵哥今天的分享:
“随机图表”不“随机”
主要论述了如何定义“随机”;量价关系;以及为什么说那些“随机图”都是“伪随机”等。
本答不再更新了,该说的已经说完。认真探讨的小伙伴可以评论留言。扯淡的就免了。
以下原答。
*****************************
其实这个扯淡问题并不值得多么认真的回答。
促使我写下这个回答的原因是我在答案中还真的看到了相关问题中所称的“对技术分析”最恶毒的评价。
所以,怒答了。
说实在的,你就是论证出技术分析无用,也不可能把他从经典投资书籍中抹去。
当然,你要想证明技术分析有用,就更难了。
事实上,市场投资分析的三碗面,并不存在谁更优越,因为他们有同样的功效,也需要使用者有同样的担当。
这个担当是“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的客观分析”。
对我来说,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都是爹,市场是爷爷。
我虽然使用技术分析,但是从来也不认为技术指标是万能的。所以每次写文章或者复盘时总是提醒大家,使用技术指标一定要谨慎和克制。
比如,当MACD出现顶背离时,你能做空吗?我跟小伙伴们说,顶背离出现,意味着市场上涨动能在丧失,但绝对不意味着市场要反转。所以,顶背离出现后,我们只能理解成不要再做突破交易,因为市场动能丧失后,突破交易会有很大的失败概率。也就是常说的假突破。背离的形成是因为趋势的运行速度放缓,你不能从速率放缓得出反转的结论。这个叫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重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分析。你如果仅仅是堆叠那几个指标,见着叉就做单,你那不叫技术分析,因为你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亏了钱,你能说技术分析唬人吗?
我在做基金投资时,则更多的是使用基本面分析。在“如何评价刘士余”的回答中我写过,要感谢每一个制造股市下跌的主席,他们给投资者提供了廉价买入优质资产的机会。反而那些把股市吹上天的主席最坏,因为投资者手里的现金流只能高价接盘,不管是楼市还是股市。然后我收到了各种私信嘲讽。后来,那个回答被小管家删除了。因为知乎某大v在那个问题下代表小散对刘进行了一次ZZ批判,导致该问题涉及**敏感。
五月份的时候,漂亮50炒的火热,很多人说GJD又做局想让小散接盘。我在公号写文章给做定投的小伙伴吃定心丸。当一边是蓝白红市盈率不足十倍,市值接近净资产时,另一边是中小创4、5十倍的市盈率,3、4倍的市净率。这能是局吗?这是聪明钱在悄悄买入,买入低估值资产,就能享受到GJD或者聪明钱给你抬轿。
然后我们看到了现在,一边是上证50沪深300持续上涨,创下一年半的新高,一边是创业板不断下滑,触及2年半新低。一边是上半年央企半年报业绩增速几乎处于历史最佳水平,另一边是创业板业绩增速从40%+持续下滑到20%+。
资金面的分析我也做,主要用于外汇的中长期交易判断。我在公号里每周日做一次CFTC持仓报告分析,主要针对外汇品种。到目前十几期的报告,涉及到3、4笔大交易,可惜这个分析没什么人感兴趣。我也在知乎发过一篇:这个货币逆天的持仓比,会复制美元崩盘的走势吗?
通过对市场参与者的持仓分析喵哥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货币是加元。
我6月5日当天在1.3478开了美加第一张空单。目前仍持有,浮赢900来点。图我就不亮了,不想被盗去骗人带操。
之后6月19日做报告:加元多头兑现升势,大选后的英镑何去何从?中我再次做了加元的持仓报告分析,当然你也可以看看我对英镑的资金面分析:
根据这个分析,结合技术分析走势,6月22日我在加元反弹至1.3321时进行加仓,这笔交易在1.3整数关口下方获利了结。
有小伙伴给我发消息说,你天天刷知乎写公号,不做交易吗?
我确实做的不多,更多的时间是用来“分析”而非“做一单试试”。因为,很多时候,一不小心试到一个深渊,就出不来了。相信你们都懂,大家都走过这条路。
我分析的方式,就是写。知乎的问题和评论,公号的留言,小密圈的提问都会引发我的思考,写下来,思考就成了。不写下来,跟儿子玩会,也就忘了。无论是答题还是写文章,我的初衷只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思考。很多想法,如果不落到纸面上,它在脑子是混乱的,只是一种感觉。只有能够完整的表述出来,它才能被使用到交易中。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很多回答里,反复建议交易员要写交易笔记。一笔交易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记录下来,以后才有分析对错的资本。你的一笔亏损如果能够为你的交易分析提供帮助,这亏得才值,才算交学费。
从赚钱的角度来讲,交易员千万不要预设立场。更不要挑食。三碗面,碗碗都好吃。哪怕你不吃,不要过去啐口唾沫,然后再补一句,我呸,狗屎。
做这个事能让你多赚一分钱吗?这么气急败坏,一定输了不少吧。
————————————————————————
下面开始答题,以及回复某个恶毒答案对技术分析的攻击。内容比较不重要,但有可能很精彩。
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技术分析?
因为技术分析最直观。
基本面分析就算简单一点也要看报告,走市场,读新闻,一般人没有这个耐心和定力。
资金面分析要做大量的数据比对,尤其是刷龙虎榜的股市牛人我都替他觉得伤脑子。
技术分析就不一样了。技术指标五颜六色,直观的呈现在屏幕上。甚至还可以设置报警提醒或者弹出箭头。一边刷着手机玩着游戏,一边就可以交易了。甚至弄个EA也成。提着一个笔记本一边周游世界一边随手做上一单,这不就是绝大多数交易员梦寐以求的生活吗?
这跟一本小说拍成电视剧一个道理。有多少人看完过整本《白鹿原》和《悲惨世界》?这两部书我刷了一个学期的自习课。电视剧和电影的受众就多了。然而你只有看过原著才知道什么叫经典,什么叫娱乐。
技术分析也是一样。刷技术指标的那叫娱乐,脚踏实地做技术分析的才叫交易。
为什么成功率不高?
技术指标对市场走势的指导作用本身是有限的,不完美的。交易者在使用中,出于自己不谨慎、不克制、不客观的理解,又会使其成功率再打一个折扣。所以成功率低是正常现象。雪球上做基本面分析的也血亏,扛着不出装价投罢了。
总之,技术指标的构造注定了它是二元判断,而且还是模糊的二元判断。但是市场结构是三、四维的,要么多,要么空,要么不做或对冲。所以,这就需要交易者进行分析,去伪存真。
有人说,我咋知道真伪?不知道没关系,安心做好盈亏二八法则的大基数,对市场也是一份贡献。
想赚钱就得用脑子。
说到底,很多人只是使用技术指标而不做技术分析,因为他们只是希望找一个东西来代替自己做出决定。他们自己不愿意承担自己决策的后果。靠指标交易亏成狗,可以大骂指标没有用。自己分析错了,锅不好甩啊。
最后说到恶毒评价。
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初始动机。
我看到有个答案,真心觉得太恶毒,尽管它一个脏字都没有。见下图:

我不去评价占星术如何如何,我只想问占星术和技术分析有关系吗?
占星术,亦称星象学,是用天体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尤其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的位置)来解释或预言人的命运和行为的系统。
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股票及一切金融衍生物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
一个通过星星研究人,一个通过市场行为研究其趋势变化,这到底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该答主自己做了一番超人类的脑补之后,做出了如下评述:

这意思是说保安很恶毒吗?保安可以不理他,可以轰走他。但是凭什么认为保安一定会恶毒呢?
恶毒这个词,绝对不是形容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公民的,更不能用来妄自揣测本身赋有正义使命的保安。
在此强烈要求该答主向顶着40余度高温仍坚守岗位的保安大哥们道歉。
另外,如果认为可以恶毒的攻击一个技术分析派,你这才是真正的精神纯粹的卫道士呀。都什么年代了,还不能有点不同声音嘛。
你看,有什么话对着技术分析来,干脆直接点好了,技术分析不是人,还不了嘴的。拐弯抹角又是占星术又是天文台,又是保安,又是卫道士。这些到底跟技术分析有什么关系。
再往下看:

说真的,我才疏学浅,还真不知道什么是技术分析悖论。
我只在专业课上学过康德的四组二律背反。我还真不知道技术分析也有悖论。既然上升到悖论的理论高度,想必是出自严肃性学术杂志或报告,若有请指教。
事实上,悖论这个词看起来很高逼格,但是千万不能乱用。因为当一个人宣称他发现了什么悖论的时候,就等于是宣称自己是个思维逻辑混乱的人。悖论的产生通常是思维和逻辑发生了错乱的表现。
至于该答主所说的这个所谓“悖论”,只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对称逻辑就可以解决:
这个论述混淆了“会与不会”和“有用与无用”两个范畴。“会”与“有用”在功效上不等同。会不会是一个主观思维形式,有没有用是一个客观事实,两者在功效上不等同,何悖之有?
举个例子(其实我有个非常恶毒的例子,但是我有修养啊):
一个老外,会不会用筷子,和筷子有没有用,是不相干的。
会用筷子的人可以不用筷子,直接下手抓,但是不代表筷子没用。
不会用筷子的人可以想学习如何使用筷子,但是筷子无需为他证明是否有用。
交易员和技术分析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你只要能分清会不会与有用无用的区别,就不会被绕进去。
这种问题,如果没有经过一定哲学训练(大概需要15分钟课堂讲解),很容易被绕进去,并不是脑子不好使。
不过这种看起来矛盾的问题如果总在脑子里面产生的话,真心建议去精神科及早检查及早治疗。有可能是轻度分裂。
从后面论述的例证上反驳,就更轻而易举了:就上述描述来看,使用回测,是属于跟踪技术指标的无脑交易,无脑交易怎么分析?没有分析怎么叫技术分析,又凭什么说技术分析有用无用呢?
只能说该答主脑补功力太高强。要不就是不懂技术分析,或者真的就是有点精神疾患。
这答主饶了一个大弯子牵强附会的想要论证技术分析是多么的不足挂齿,然而愣是没有戳上技术分析一星半点儿(你们谁看出来了记得提醒我),最后却卓有成效的证明了自己对技术分析的评价是有多恶毒。
佩服,佩服。
能看到这里的也是不容易。这篇文章是写给还处于迷茫期的小伙伴看的。纠结三碗面吃哪碗没有多大意义。参与有用无用的论战更是没有必要。不如转而思考哪碗面最适合当下的自己吃。但是,要想长久发展,三碗面都得吃。
不管吃哪碗,你都得吃下去。摇摆不定的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你得选定一条路,然后力争让自己做到极致。
达到极致的过程是分析和思考,而不是重复性的各种回测。你不真正的进入市场,你就不懂得市场的语言,也就看不到市场的奥秘。
如果因为交易,搞得自己神志不清,就更得不偿失了。
作者:喵哥Le Le,文章来源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