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教育二战港股IPO:增长乏力、负债高企,疫情重压下能否寻得生路?

avatar
· 阅读量 1,347

近日,资本邦获悉,港交所官网显示,民办IT教育机构东软教育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东软教育继2019年7月2日递表失效后的再次递表。二度冲击港股IPO的东软教育这次能否顺利闯关?

招股书显示,东软教育最初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软件公司东软集团(SH:600718)的教育分支。2000年,大连东方信息技术研修学院的成立代表着其教育业务的开端。2011年,东软控股成立后,东软教育成为东软控股的教育分支。招股书显示,东软教育的控股股东为刘积仁博士及东软控股,刘积仁博士曾任东北大学副校长,现还是东软集团(600718.SH)董事长兼CEO及东软控股的主席。

作为东软集团孵化出来的教育分支,东软教育利用东软集团在软件及IT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大连、成都及佛山建立三所应用型大学,分别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都东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并已开发一个全面的IT相关专业组合,涵盖对IT人才有高需求的众多行业领域,如计算器科学、电子信息、数字媒体、信息管理服务及医疗技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18/2019学年,就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提供的IT专业数量及IT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而言,东软教育在中国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分别名列第一及第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IT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计,如排名不计入独立学院,则东软教育于2018/2019学年在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排名第一。2019/2020学年,报读东软教育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课程的学生人数达36,066人,其中约16,053人报读了IT专业。

目前东软教育建立了以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继续教育服务及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为两大战略业务的教育服务生态体系。

东软教育主要提供三类教育服务:1)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2)继续教育服务;3)教育资源及数字工场。

其中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和继续教育服务由东软教育的三所大学及八所培训学校运营。东软教育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由大连教育及其数家附属公司提供,如上海芮想及天津睿道。

财务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东软教育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1亿元、8.53亿元、9.58亿元和1.59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64亿元、1.75亿元和0.12亿元人民币。

1.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再遭疫情重创

软教育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提供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包括学费及住宿费)。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学费产生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78亿元、人民币6.10亿元、人民币6.67亿元及人民币1.13亿元,分别占东软教育总收入的79.0%、71.5%、69.6%及70.8%。同期,住宿费分别为人民币4820万元、人民币5900万元、人民币6410万元及人民币1120万元,分别占东软教育总收入的6.6%、6.9%、6.7%及7.1%。
学费及住宿费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在校学生总数。据招股书,于往绩记录期间,报读东软教育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课程的在校学生总人数由2016/2017学年的34,014人增至2017/2018学年的34,606人,2018/2019学年小幅降至34,144人,2019/2020学年增至36,066人。
从人数增速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前三个学年,东软教育大学的学生人数几乎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2019/2020学年,学生人数仅增加了5%。鉴于疫情的影响,未来在校学生人数可能会进一步下滑,拖累主营业务的收入。这一点,东软教育也在其招股书中进行了重点披露。
招股书透露,由于COVID-19导致校园关闭,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后,东软教育的三所大学一直线上开展几乎所有教学活动。自2020年2月起,东软教育的培训学校亦一直提供在线培训服务。由于东软教育的学生在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并未住校,因此东软教育根据2020年3月的最佳估计决定向三所大学及东软培训学校的学生退还住宿费。
其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将向国际学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退还五个月的住宿费,并向其他年级学生退还四个月的住宿费。广东东软学院将向即将毕业的学生退还150天的住宿费,向其他年级学生退还106天的住宿费。成都东软学院将向所有学生退还150天的住宿费。东软培训学校亦将划向其全部学生退还五个月的住宿费。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和成都东软学院以及东软培训学校将退还的住宿费总额预计分别为人民币1290万元、人民币910万元、人民币370万元及人民币180万元。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东软教育的培训学校仍在提供在线培训课程。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的住宿费减少人民币430万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教育计提了向学生退还人民币560万元住宿费的准备金。
公司表示,不计及东软教育收购天津睿道,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教育的教育资源业务的经营业绩由于COVID-19大流行而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大流行病,东软教育的国际课程亦受到不利影响。倘其他国家及地区COVID-19的传播无法有效受控,东软教育预测下一学年的国际课程将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东软教育可能将无法有效开展下一个学年学生招生活动,无法与东软教育的商业伙伴合作及无法在将来开发新的商机。

2.大肆扩张导致负债高企,或有流动性风险

为了促进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东软教育计划升级现有学校设施、扩建大学的校园、增建宿舍及其他必要设施,以容纳更多学生,推动东软教育的收入增长。
但是这种扩张的增长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由于东软教育扩建校舍及学校设施升级等项目融资,集团产生大量借款,导致流动负债净额逐年增长。例如,2019年,由于与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建设实训基地有关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等因素,导致当年集团的流动负债大幅增加。
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12月31日及2020年3月31日以及2020年4月30日,东软教育的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人民币5.76亿元、人民币5.09亿元、人民币6.16亿元、人民币7.73亿元及人民币7.28亿元。
东软教育预计建造新校区和学校设施、升级现有设施和未来潜在收购将产生大量资本开支。
此外,东软教育还背负大量合约负债。截至往绩记录期间的各年末,东软教育通常有大量的合约负债未获确认为收入。
东软教育坦言,随着东软教育的业务扩展,东软教育未来可能会录得流动负债净额,在此情况下,东软教育可能面临营运资金短缺的情况,可能无法悉数偿还东软教育的短期银行借款,集团或存在流动性风险。
除了背负大量债务,东软教育的大肆扩建校区和楼宇还可能招致额外折旧成本。过去及于往绩记录期间,东软教育主要通过建立自用学校及建造校园建筑扩大东软教育的学校网络和校区。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教育按收入成本列账之学校楼宇和设施有关折旧与摊销费用分别约为人民币1.07亿元、人民币9520万元、人民币9590万元及人民币2750万元。东软教育计划从此次IPO的募资金额中拨出一部分用来建造新校区、新楼宇及学校设施。公司预期建设期内将产生较高的资本开支,因此,估计金额为人民币1.51亿元的额外折旧成本将反映在东软教育2020年至2024年的损益中,这可能对东软教育的财务表现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现金流方面,东软教育主要通过经营及外部借款产生的现金来满足现金需求。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以及2020年3月31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3.32亿元、人民币2.14亿元、人民币5.63亿元及人民币4.55亿元。
截至2019年及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教育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截至2019年及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教育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8070万元及人民币8150万元。
东软教育对此的解释是: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主要来自于收取学费及住宿费(两者通常于学年开始时或之前(即八月份或九月份)收取)。于一个财政年度的上半年(大致为一个学年的下半年),东软教育通常不会收取任何学费及住宿费,但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会产生成本。因此,东软教育于一个财政年度的上半年录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倘于一个财政年度的下半年东软教育的经营活动无法产生足够现金,东软教育将于该财政年度录得现金流出净额。因此,东软教育的业务、经营业绩及流动性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东软教育表示,疫情期间,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减少或导致学校学费及住宿费大幅降低,或者可以获得的银行贷款或其他融资大幅度减少可能会对集团流动资金造成不利影响。
大肆收购扩张带来的另一个风险是资产减值。资本邦注意到,东软教育于2020年3月收购的天津睿道或将成为集团上市进程中的另一个隐患。
由于东软教育于2020年3月收购天津睿道90.91%的股本权益,东软教育确认其他无形资产约人民币2.94亿元,其中包括商誉人民币1.35亿元,占东软教育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综合财务状况表资产总值的9.8%。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其他无形资产(包括因东软教育收购天津睿道而产生的商誉)的价值乃基于预测计算得出,而预测乃基于多项主要假设,尤其是天津睿道的收入增长率。倘任何该等假设无法实现,或倘天津睿道的业务表现与该等假设不符,东软教育或须大幅撇销东软教育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并录得减值亏损,从而可能会对东软教育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由于COVID-19大流行对天津睿道业务表现产生的不确定性,该资产商誉减值的风险加剧。
招股书透露,在2020年3月收购前,东软教育针对个体客户的短期培训服务(由天津睿道运作)的短期培训课程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招生人数较2019年第一季度由852名降至536名。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有关减少亦对天津睿道向个体客户提供短期培训服务所得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

3.新兴业务尚未成“气候”

可能意识到了光靠办学创收的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为了丰富收入组合,东软教育于2017年开始通过数字工场(作为东软教育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的组成部分)获得收入,这使得东软教育的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的收入及相关成本显着增加。2017年-2020年一季度,东软教育的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所得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640万元、人民币1.22亿元、人民币1.48亿元及人民币2080万元,分别占东软教育同期总收入的约7.7%、14.2%、15.5%及13.1%。
尽管这项新兴业务为东软教育贡献了不少收入,但是该业务的收入很大部分主要来自东软教育其中一名关联方。据悉,东软教育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几乎全部数字工场的收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绝大部分数字工场的收入来自向上海思芮(东软教育控股股东的全资附属公司)派遣工程师及提供技术专业知识。上海思芮与东软教育之间的交易的首要目的是为东软教育的学生提供于大学学习期间参与IT开发项目的实操机会。该交易乃基于市场利率按公平基准进行。由于高度集中,倘东软教育无法维持与上海思芮的关系,东软教育的教育资源与数字工场(尤其是数字工场)的收入或会大幅波动。即使东软教育不依赖上海思芮,而与上海思芮的业务减少或损失或其延迟支付及东软教育无法抵销由此产生的任何潜在负面影响,则可能对东软教育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这项新兴业务数字工场的毛利率通常较低。其推出以及较大的收入比重已影响东软教育的整体毛利率。2017-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东软教育的毛利分别为人民币2.34亿元、人民币2.72亿元、人民币3.23亿元及人民币2940万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32.1%、31.9%、33.7%及18.5%。
为了减少成本,东软教育优化雇员结构,尤其是东软教育的工程师团队。而有关工程师人数的减少引致东软教育的数字工场收入减少。2020年一季度,数字工场的收入同比减少56%至人民币1720万元,进一步拖累集团收入同比减少7.3%。
此外,东软教育还通过电信设备租赁及教育服务等产生收入,但是目前来看,这两项业务贡献微薄。报告期内,电信设备租赁获得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40万元、人民币390万元、人民币290万元及人民币40万元,同期东软教育的继续教育服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360万元、人民币5860万元、人民币7640万元及人民币1390万元,分别占东软教育总收入的6.0%、6.9%、8.0%及8.8%。

4.民办学校卷入学生纠纷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东软教育服务的口碑和声誉也对招生非常重要。如果发生负面信息,将对公司和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资本邦注意到,东软教育旗下的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曾与学生发生学位纠纷。2005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学生抗议对取得称为“网络教育”的毕业证书表示疑虑,学生认为这是一种逊于正规本科教育的教育形式,不值得付出已支付的学费。东软教育对此解释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当时向学生颁发的学位被归类为“网络教育”。然而,最终向学生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上均未打印“网络教育”一词。发生该事件乃由于学生对其获授予的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的内容存在误解所致。
东软教育称,随着公司扩展短期培训服务至个体客户,东软教育可能会进一步面临负面宣传。
满身“带伤”的东软教育二度闯关港股IPO能否成功?
风险提示: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投资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