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悲剧:辜负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avatar
· 阅读量 539
前言:
这是我在我的朋友圈中看到的一个信息:
我辜负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我知道这位朋友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并且也知道他没有从悲惨的境遇中爬起来,并且糟糕的是,以后估计也难。
一个人遭受了很大的苦难,但是并没有苦尽甘来,真是最悲的悲剧,所以今天的文章就一个主题,如何避免这种悲剧?

先说一件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寒假期间,我给儿子报了足球培训班,有点小贵,因为招生的时候介绍说是有专业的足球教练来培训孩子,据说是巴西过来的。
我儿子从六岁就开始踢野球,每天放学后,或者周末就拿着足球去小区内和小朋友们一起瞎踢,纯粹闹着玩。
后来我去看了下他的足球比赛,那个踢球的水平,就一个字:菜。
但是这次给孩子报名这个专业足球班两个星期之后,我发现我儿子有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颠球,传球,头球,配合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了。
然后今天中午我就在培训基地仔细看了一个小时孩子们的培训过程,懂了: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不是一上来,老师就让孩子们踢球,而是分项培训:
比如今天的前一个小时就是练习传球和防守,老师将传球的动作进行分解后,围成圆圈,三人进行防守断球,其他的同学必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传球,连脚的动作都有要求,也就是一个传球的动作必须要练习几十次,上百次。
还有两人配合射门也是,两人一组按照一个固定的套路不断的练习传球+射门。
看完这个训练过程,我瞬间懂了这个套路:
这不就是那本书叫做《刻意练习》中写的一样吗?
什么叫做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的去训练一个动作,在不断的重复练习中,自己的水平就有会长足的进步。(据说NBA的球星也是这么训练的)
这种练习,几个星期的训练水平会远远超过几年自己去踢野球。
哎,比较可惜,我看到这本书太晚了,还是前几年才看到,如果我早就知道这种自我训练方法,我当年高考也许可以考一个985名校。
其实用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比如高考的时候,按照刻意练习的方法可以这么去训练:
做数学题目时,我可以把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分解,比如函数题目,几何题目等等题目集中起来,不断的重复做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做的越多,你就慢慢可以掌握老师出这种类型题目的考点以及答题的技巧,下次考试的时候,你会瞬间找到感觉。
其实我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用过这个方法去复习物理和化学,自己去分类练习总结,哪一年我物理和化学都考了140多分。
但是真正进入高三之后,面对高考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的训练不是这样的,是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我记得是不断的考试,进行综合演练,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试,几乎每天都在考试,但是没有分解和针对训练。
这就好比我和我儿子一样,当年就在踢野球。
更加糟糕的是,每天必须要跟随老师的步伐,并没有很多自己的时间去复习和总结,自己也没有时间去刻意练习。
而我又在高考大省湖北,所以远离了985,还是蛮可惜的。
再同大家说另外一个关于我学习的例子:
读大学的时候,四年我基本都在玩,但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自己居然还得了一个优秀毕业生的证书(所有考试科目平均分在85分以上),还拿了两个学位,你们觉得奇怪不?
原因很简单,我找了适合的学习方法,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好像以前的文章写过):
我们同宿舍有一个记忆神童,每次考试前,他都将老师画下的重点一字不错的全部背下来,那个记忆力之准确,让我汗颜。
但是奇怪了,每次考试结束后,这位记忆神童的分数一般都只有60-75分之间,而我从来不去背诵和记忆,但是我的分数大多都在85分以上。
奇怪不?
我一般就是考试前一天时间去把那本书看完,第二天就直接去考,诀窍在于:
我全部是通过理解的方式去看书,先把全书看完一遍,理解起书中的核心精华,然后把自己代入老师的角色:
如果我是老师,我怎么把这部分的内容讲给我的学生,让学生们能够快速的理解。
考试的时候,我全部都用自己的理解去回答题目,绝不死记硬背,结果居然比记忆神童好很多哦。
其实这种学习方法后来也有人总结出来了,我忘记叫啥名字了。
把自己想象成老师,向他人讲授的方法可以让你快速学习到核心和精华。
其实这种思路运用在工作中,演讲中同样相当有用:
我以前在文章中讲过的工作的一个例子:
我在银行部门例会,各个分管领导先讲话,这些领导对着文件一通念,大家都听的没精打采,但是大领导一讲话,大家纷纷抬头,为何?
大领导就是用的这个技巧,把文件,工作中的核心消化理解了,然后用他自己的话组织讲出来,一下子就吸引住大家了。
好了,今天上面举了好多个例子,为何?
又与我们今日的主题:不能辜负了自己遭受的苦难有什么关系?
还有与我们做投资的又有什么关系?
下面进入重点了:
为何很多人遭受了很大的苦难和痛苦,但是依然一事无成?
原因有很多,但是我想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是:
他们大多是盲人骑瞎马,自己在黑暗中苦苦摸索,压根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以我做投资来说,前五年都是亏货,全部亏损,为何?
因为做交易,我就是这种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完全没有任何方法,没有任何套路,自己不断的去交易,尝试,试错。
唯一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大样本归纳法。
简单的来说,就是不断的去交易,不断的去试错,做了无数的交易之后,然后去复盘,希望从过去失败和成功的经验中去总结归纳,以期待找到出路。
我告诉大家,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我的这种做法其实本质上就是重复了我读高中时的题海战术,疯狂的刷题,疯狂的考试,然后从海量的考试和错误中去总结归纳。
哎,现在想来,当年的我好愚蠢啊,蠢不可及,我想抽死自己。
其实是有方法的,有了合适的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少走好多弯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方法是什么?
上面文章中写了一些,其实各行各业都有方法,对于做投资而言也是。
我自己在2018年之后,交易进步神速,为何?
就是用对了合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啥呢?
哈哈,其实就在前天的文章中:
从少年战神霍去病联想到如何做交易的
当然这里需要再做一点补充:
其实大前天的文章:交易者最应该读的书是哪本?中已经写了一些,并且已经有一些读者读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那是一个可以不断自我进化,不断更新自我迭代的系统,也就是能够让你不断的从实践中去观察,完善你的系统。
但是这点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市场立法”。
怎么去为“市场立法”才是核心和关键。
当然昨天我看了部分已经阅读文章后的粉丝留言,其实好多人还是没看明白我是啥意思呢,比如这位朋友说的:
有种悲剧:辜负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没有什么假设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里说的似乎有道理,但是我觉得你压根没懂我文章的意思,市场变化怎么了,没关系啊,并且我一切的出发点是啥?
就是认为人压根无法认识市场波动的终极规律,这个是前提,我们所有认识到了,看到的都只是表象,所以本来我就是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否则我所有的推论都是错的。
这种思维方法只是一个工具,就好比一把菜刀交给你了,要看厨师怎么去运用了,你可以做出一桌子的好菜,同样你拿着菜刀去砍柴去了,我也没办法。
并且你看了这种思路之后,可能觉得:这有啥啊?我早就听说过了。
呵呵,虽然是很简单,但是这就是天才的思考方式,他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都运用了这种思考方法。
最后,就是有专业哲学的朋友给我留言,说我的方法其实是波普的哲学观点,我没读过波普的书,今天在网上查了一下,还真是。并且索罗斯的思考方法也是和我的思考的方法如出一辙:索罗斯的“先投资,再调查”本质上就是波普的“先假设,再求证”,先有观点,再去观察,不是一回事吗?
并且波普也是极其讨厌大样本观察归纳法则的,那是愚者的行为,演绎法都会好过观察归纳法,好了,这点就不再展开了。
不知道有人读懂我今天文章的内涵了吗?
我是相信,如果你有合适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应该不会再出现那种最悲的悲剧:
辜负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交易员博闻:如果你觉得文章有价值,你可以打赏,如果舍不得那就转发一下呗,如果转发也觉得不妥,那就点一个赞呗。
文章的链接可以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