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一位将军,我会怎么去指挥作战

avatar
· 阅读量 438

这是今天我和我儿子闲聊的时候,突然谈起的一个话题。

如果我现在指挥一只两万人的军队,赶鸭子上架的那种,那要怎么去指挥军队去作战呢?

有句话叫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果将军指挥无能,瞎搞一气,那就悲剧了。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当然这其中当然免不了会看一些战争类的书籍。

所以我想了想,如果要战争取胜,我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战争取胜的底层逻辑。只要我这个底层逻辑没错,那么在现实指挥中活学活用,绝对不至于犯大的错误。

那么战争取胜的核心在于什么呢?

我认为是永远要以强击弱。

也就是战斗的时候,我方要占据绝对优势,这个优势包括军队的人数,武器配置,战斗力,地形,地利等等一切综合因素。

优秀的指挥官是在有利的条件下出击,没有有利的条件那就等待好的时机。

而那种神级指挥者则可以创造条件出击。

这里要注意:战争双方的强弱永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强弱可能在某一个时刻瞬间逆转。

举一个例子:

我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有一个战争我印象特别深刻:萨尔浒之战。

这个战争明朝在对满清彻底失败,瞬间让明朝和满清之间的局势彻底逆转了。

当时满清那边指挥者是努尔哈赤,战争的过程是这样的:

明朝当时派了几路大军同时进军辽东这边。

明朝的军队人数比满清这边多的多,按道理那不是明朝这边应该会胜利吗?

努尔哈赤采取的方式不是被动防御,而是采取了一个最最简单的策略:

无论你几路来,我就一路去。

大家明白了不?

努尔哈赤集中所有精锐,只奔袭一路明军而去,也就是说,虽然你明朝整体军队人数多于我,但是单独一支军队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还不如我呢。

所以最后明朝悲剧了,几路大军都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明朝大败。
虽然我很不喜欢努尔哈赤,但是不得不说,他采取的方法非常靠谱。
其实这种战争方法,我党更是运用的炉火纯青,其中运用的最好的就是大将粟裕。
粟裕的成名之作就是苏中的七战七捷,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粟裕只有两万人,但是国民党军队有8万人。
两万人打八万人,怎么看都打不赢。
但是粟裕被称为当世韩信不是吹牛的,他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
就是在运动战中,抓住转瞬即逝的那么一两天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打掉脱离大部队的国民党军队,七战七捷就是这么来的。
在运动战中创造机会,等待完美的时机,瞬间一击致命。
粟裕在苏中的七战七捷战报上报到中央后,震惊了所有人,包括林彪,林彪看完粟裕的战报之后,惊为天人,说粟裕打的是神仙战。
以弱胜强怎么打,就是这么打,虽然整体我比你弱,但是在局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我比你强,甚至强很多……
当然网上有很多比较粟裕和林彪谁的指挥能力更强的文章,林彪的指挥风格则不同,辽沈战役就是在我党具备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开展的。
林彪的指挥更加成熟稳重,必须要有7成以上的把握才开打,最最代表性的就是“锦州之战”,胜算已经挺大的了,但是他始终很犹豫。
最后在罗荣桓的劝说之下,才开战。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说:
我们做交易其实不是和将军一样的吗?
只不过我们的部队是我们的金钱而已,我们也要指挥他们去打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役。
那么作为操盘手,你觉得林彪和粟裕谁更强呢?
我认为是林彪。
原因在于,在交易中,我们有一个方法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观望。
只要条件不合适,我方不具备绝对优势,我可以一直观望。
而真实的战争则不同,你不战,敌人可能会逼着你战。
所以我们做交易比指挥战争容易多了。
孙子兵法中也有说:

先为己之不可胜 再为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天

交易中,谨慎一点,保守一点,耐心一点绝对是有必要的,永远要耐心等待那种绝佳的投资机会。
所以大家想想,有一种莽夫:每天在市场中杀进杀出,疯狂做单的人,他们是有多么的愚蠢……已经找不到词语来形容他们的无知了……
今天文章随便写的,只是有感而发。
指挥军队取胜的底层逻辑是:永远要以强击弱。
那么你们想过做交易赚钱的底层逻是什么呢?
一样的道理,我觉得如果你透彻理解了交易长期获利的底层逻辑,只要你在每次交易中都灵活运用了这条底层逻辑,我觉得你赚钱是大概率。
你们知道这条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其实以前我曾经写过,就几个字:
如果你不知道,我准备收费,这样你会记得更加清楚。
每次做交易下单之前,你其实都可以再次审核一下你的交易计划,是否符合这个底层逻辑: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