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宁德时代(300750.SZ)正式宣布将赴港上市。
这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
日前据彭博报道,宁德时代计划赴港上市,但彼时其并未对此予以否认。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不少A股公司赴港上市,以实现“A+H”两地上市。
目前宁德时代暂未披露募资金额。
另据彭博此前报道,宁德时代拟募集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65亿元,这对应的H股发行比例约为3.2%,但此信息尚未得到宁德时代确认。
事实上,上述倒推的发行比例与当下港交所的H股发行实操案例变化有关。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发行人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总额必须至少有25%由公众人士持有,但特殊情形可以申请豁免。
据信风(ID:TradeWind01)从接近港交所的投行人士处获悉,今年以来登陆港交所的A股公司美的集团(0300.HK)申请豁免后,H股发行比例为7.49%。
但过去很长时间,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而今年顺丰控股(6936.HK)的发行打破了这一潜在约束,H股发行比例低至3.41%,成为第一家H股发行比例突破5%的A股公司。
“实操过程中,A股公司沟通后发行H股的比例一般在5%以上,但是顺丰已经突破这个界限,再加上现在鼓励A股公司去港股上市,后续对于大市值公司的H股发行比例还会放宽。”北京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这或进一步降低宁德时代的募资压力。
信风(ID:TradeWind01)按照5%的H股发行比例测算,宁德时代的募资金额有可能达到576亿元,有望成为港交所近十年来历史上第四大融资规模。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为了降低对股权的稀释影响,宁德时代的发行比例或低于5%。
若按照3%--4%的H股发行比例测算,则宁德时代的募资规模在345亿元-460亿元。
若宁德时代能以该比例发行,则可能成为继顺丰控股后第二家H股发行比例低于5%的A股公司。
以上或许亦是推测,而宁德时代的最终募资规模可能也未必仅限于50亿美元。
超出预期最明显的反例莫过于此前的美的港股上市。
美的集团赴港上市前,南华早报曾称其募资额为10亿美元,但最终募资额达到45亿美元。
早在2022年,宁德时代就曾定增450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截至今年6月末,宁德时代尚未使用的募资金额仍达到93.12亿元,其中的64.37亿元则被用于现金管理。
不过与前度融资不同的是,宁德时代此番赴港上市的目的系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这也是今年以来、美的集团、恒瑞医药(600276.SH)等多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目的。
出海以消化产能确实是宁德时代打开业绩空间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宁德时代竞对的LG新能源等外资也在积极争抢市场份额。
12月24日,LG新能源在南京设立中国总部,计划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
受到终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宁德时代的收入规模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持续下滑,这都给其带来更多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尽管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出货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其境外收入占比有限。2024年上半年为505.2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在3成左右。
正因如此,宁德时代一直都在推动全球化战略,海外建厂已经逐渐提上日程。
今年12月,宁德时代宣布计划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共同在西班牙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市兴建合资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3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306.79亿元)。
宁德时代的德国工厂计划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一期则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投产。
但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不算显著。
据Dataforce的数据显示,11月欧洲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比下滑0.4%,今年前11月的销量下滑1.4%;今年11月,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曾将2025年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从年初的27%降至21%。
作为宁德时代的合作伙伴,Stellantis的日子也不好过,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50.17亿欧元、56.24亿欧元,分别同比下滑了13.57%、48.51%。
这或许都给宁德时代的出海带来更大的压力。
作者:郑敏芳,文章来源见闻VIP,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