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欧美股市得益于强劲的企业盈利以及就业等经济数据支撑,克服了变种病毒在7月中对市场情绪造成的短期扰动,保持稳步上扬态势。
本周美股再迎利好,美国参议院经过对2700页文件进行了50多个小时辩论之后,于本周二(8月10日)以69票赞成、3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规模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并立即启动了有关后续3.5万亿美元支出计划的辩论,激励标普500再创新高。
基建方案是拜登施政的重要规划,也影响后疫情时代美国经济和市场的走势。我们曾在今年3、4月深入讨论过《Morning Call:1.9万亿刺激会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胀失控吗?》、《“白衣骑士”还是“特洛伊木马”:简评拜登美国就业计划》等一系列相关话题。
在支持拜登方案的人看来,新政一旦越过重重阻力,顺利执行,将成为美国再次伟大的“白衣骑士”;而在共和党眼里,该计划是破坏美国实力的“特洛伊木马”。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为了让基建方案顺利推进,拜登政府被迫将计划规模一再缩水。最初提出的总额2.3万亿美元的美国就业计划(American Jobs Plan)和1.8万亿的美国家庭计划(American Families Plan)总计超过4万亿美元,而目前计划被压缩到了1万亿。
市场比较关注的5500亿美元的新增支出,将分布在未来5年完成,当中有五分之一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其他则主要用于铁路、机场、港口、桥梁、饮水和宽带网络等“传统基建”项目。
而拜登着重提倡的家庭护理、气候变化、研发投入、住宅保障等领域,没在目前的这份1万亿计划当中体现。
即便如此,这份缩水版的基建计划能够在参议院通过,已意味着迈出了立法程序当中艰难的一步。
下一个挑战来到众议院,不过至少要等到8月底休会结束之后,国会两院通过之后,才可以交由拜登正式签署。目前看来,这份1万亿的方案凝聚了两党的主要共识,最终通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为了给明年的中期选举加大筹码,拜登和民主党并不满足于此。仅过去一天后,也就是昨天,参议院紧接着就宣布以50比49通过了3.5万亿美元预算的蓝图。
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共和党的支持,民主党朝着更加全面的、包含了医疗、学前教育、气候变化、可负担住房等重要议题的财政方案,也已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一旦民主党启动“预算调节”程序,就可以凭借简单多数的投票而通过法案。
这些主张着眼于为美国的中产家庭减轻医疗、住房和教育等方面的负担,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实际上,这些主张和近期中国的一些政策方向也是相似的。
不过,一些同意了1万亿计划的共和党人却反对这3.5万亿的计划,理由是如此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将提升能源价格,并增加个人和企业的税负负担。
另外,如果不提高目前28.5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可能再度停摆。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最新的预测,财政支出法案将在未来10年扩大联邦赤字2560亿美元。
若将3.5万亿和1万亿的计划绑定,接下来法案是否能在众议院通过就更具不确定性。不过,对于目前已经过增速拐点、势头逐步放缓的美国经济来说,仍是一项鼓舞人心的消息。
若年内法案能够通过,也能够加速就业市场的恢复。目前相比疫情前,仍有近570万个职位缺口。而中长期来看也有助于提升美国的生产率。
IMF在7月底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再次大幅上调了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测,将今年和2022年的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上调0.6和1.4个百分点到7%和4.9%。
最主要的原因是,将今年下半年可能通过的新增财政法案带来的经济促进作用纳入了考虑。
图:美国就业法案有望在未来数年促进美国经济和就业

不仅是美国,欧盟的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英国和韩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将继续受益于大规模的财政支持。
相对而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财政动力明显放缓,伴随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使得它们与发达国家在政策红利方面拉开差距。
图:应对新冠大流行的财政投入

来源:IMF,深绿色为比例最高,红色为比例最低
这种分化也已经反应在股市表现当中。截至上周,MSCI新兴市场指数按月跌3.6%,同期欧美股市涨幅在2%左右。年初至今来看,新兴市场上涨仅0.1%,美股和欧股则抬升15%以上。
至于受益于基建方案的板块,大部分的利好市场早有消化,例如原材料和工业等,我们年初就已经讲到过,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近两成。
总体来看,财政法案取得积极进展对于美股大市来说有利于提振市场乐观情绪,但相比于未来多年才将逐步发挥作用的财政效应来说,市场更关注即将收紧的美联储政策带来的资产价格波动。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官方立场。Followme 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出任何保证,对于基于该内容所采取的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另有书面明确说明。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