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话题君推荐的悬赏话题,我顿时来了精神,想起我有一个朋友,想写写关于他的事情,在征得同意后,提笔描述一下。#创作者# #我的一个交易员朋友#
和社区大多数野路子出身的不一样,他是学院派,本科、研究生都是经济类专业,目前在深圳一家港资公司担任利率和外汇交易员。
我们俩认识,是在广州南师杯德州扑克锦标赛上,后来也偶尔打打常规现金桌,约约饭,打打游戏什么的,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熟悉之后,我们偶尔也会聊一下交易方面的东西,金融工具的差异、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等等。我的博客中,二季度发表过一篇关于美元是否见顶的文章,详情可参考:https://www.followme.com/c/223... 。文中观点我们俩不谋而合,内容请他帮忙修整过。
和职业交易员建立关系后,我也曾试图向他请教如何走上稳定盈利之路,他告诉我六个字“管住手、护住档”。虽然象是在瞎扯,但慢慢的我似乎听懂了他的深意。
我们除了有德州爱好之外,交易理念方面也很接近。都偏向于宏观研究为主、技术分析为辅,只不过他用期权和期货,我用场外CFD,工具有所不同。他会给我推荐一些期权方面的数据,我也把自己用的CFD推给他尝试。只不过期权我还没有研究明白,他已经用5万人民币玩CFD,半年翻了6倍。这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
我问过他,对于年化收益的看法。基于收益均是风险补偿,所以关注风险远比收益来的重要。对于他们的客户,一年做到40%,净值波动降低到10%以内,就会非常满意。而他目前分配账户中的资金大约是2500万港币的样子,按照今年的表现,他应该年收入超过百万。
处在当前的经济困境下,28岁的年纪能够靠打工年入百万,已经是非常优秀了。所以,再次验证了那句话:学习能力,代表着你的收入能力。
前两年,忙着考CFA level 3,还想去混个在职研究生文凭,太过于功利化的学习,并没有给交易带来多大的帮助。有幸认识到这样一位学霸交易员朋友,慢慢的把阅读范围广泛化。
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国内技术分析交易者占据主流呢?他想了很久,说道,因为技术分析门槛低,上手简单。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易上手、简单的特性锁死了很多人的上限。技术分析看着简单,实际上很有门道。很多人强调大道至简,而这样的一般都没入道。自以为学习通透了,实际上只是冰山一角。
正如他所说,交易就是一场修行,不能单靠几根K线就行走江湖,也不能依靠基本书籍就轻松游猎。市场没有常胜将军,只能小心翼翼。多看书学习,控制好回撤,活着才能输出。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